“生鲜灯禁令”实施首月显成效

来源: 中国搜索
2024-06-07 09:00:56

  在浙江宁波,“全市240家农贸市场肉类交易区域照明灯 具全部完成整改,1036家生鲜店铺和大中型商超率先整改到位,累计更换生鲜灯4718盏。”浙江省宁波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四川成都,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制作的短视频《生鲜界的“美颜相机”十二月一日起禁止使用》播放量已达310余万次,点赞量约12.8万,推动成都4000余家生鲜食用农产品销售者主动提前更换“生鲜灯”。

  据不完全统计,“生鲜灯禁令”实施首月,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已检查食用农产品销售者30余万家次,对仍在使用“生鲜灯”的28526家食用农产品经营主体责令整改,对拒不改正的开出62张罚单。群众普遍反映,原先市场里红红绿绿的“生鲜灯”不见了,终于能看清肉菜瓜果的本来面目了。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使用“生鲜灯”对在售食用农产品进行“美颜”逐渐成为农贸农批、商超、生鲜门店等场所的常见营销手段。“生鲜灯”的使用,虽然不会通过散发热量等影响食品质量安全,却能遮掩瑕疵、美化食品外观颜色,以“虚假好看”的卖相影响消费者在选购时的辨别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消费者权益,也不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影响消费市场健康发展。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6月30日发布的《办法》明确规定“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依据《办法》,食用农产品销售者仍使用不符合规定的照明等设施的,将由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禁用“生鲜灯”之后,什么样的照明设施是符合要求的?《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中规定了商店、超市、农贸市场等各类公共建筑的照明标准值(具体指标包括照度标准值、统一眩光值、一般照明照度均匀度和显色指数),可以作为商超、超市、集中交易市场、生鲜门店等食用农产品经营场所设置照明灯具的参考依据。许多地方还结合本地实际,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细化食用农产品经营场所照明等设施监管要求。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2/86/9771997049930389738.gif" alt="" />

  张忠强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与喜爱,如今兔儿爷不再仅是中秋节的节日民俗商品,更成了北京的一个文化符号,寓意健康、平安。

  2023年1月,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赤榆村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廷东在种植大棚里。受访者供图

  在春晚的舞台上,总少不了少儿节目。兔年春晚的《我和爷爷踩高跷》,把童趣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给全国各地的小朋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据悉,岸田文雄是G7国家中唯一一位尚未与泽连斯基会面的领导人。

  当被问及会不会经常想念家乡时,他说:“我现在已经适应这里的生活。这里有我热爱的工作、美食和可爱的同事,在奉化江巡航时,经常会想起雅鲁藏布江的景象,这里已经成了我的第二个故乡。”

阚星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