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轮经济按下“加速键” 上下游企业持续深耕

来源: 中文网
2024-06-27 05:46:39

  本报记者 李雯珊

  6月25日,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将迎来上海蓝梦国际邮轮股份有限公司旗下“蓝梦之歌”邮轮。经过全面翻修及产品升级的“蓝梦之歌”邮轮,在完成上海北外滩首航后,将开启广州南沙首航航线。

  上海蓝梦国际邮轮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蓝梦邮轮将打造广州南沙特色的邮轮旅游产品体系,增强对全球旅客的吸引力,支持并推荐南沙当地知名餐饮或特色食品企业与邮轮运营方进行多维度合作。

  据悉,2016年至2020年1月份,广州南沙运营出入境邮轮418航次,接待出入境旅客167.35万人次,邮轮出入境旅客规模连续4年保持全国第三,稳居中国邮轮产业“第一梯队”。

  中国旅游研究院首席战略研究员宋子千表示,邮轮旅游是邮轮经济的核心,促进广州南沙邮轮旅游高质量发展,需从便利邮轮及旅客入境通关、优化入境旅游环境、做好公共交通衔接、创新入境旅游产品、统筹旅游发展等五方面合力推进。

  5月中旬,国家移民管理局在中国沿海省份全面实施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政策。乘坐邮轮并经由境内旅行社组织接待的外国旅游团(2人及以上),可从天津、上海等13个城市的邮轮口岸免办签证整团入境停留不超过15天。

  除了广州南沙,其他地区的邮轮产业也在加速发展。今年年初,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正式开启商业首航;全球第三大邮轮品牌MSC地中海邮轮旗下“亚洲旗舰”MSC荣耀号(MSC Bellissima)6月29日将在深圳邮轮母港开启大湾区首航季。

  邮轮是国际市场具有风向标意义的旅游载体,被称为“水上黄金产业”。国际邮轮协会早前发布的《2024年邮轮行业现况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邮轮客运量达到3170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7%。预计到2027年,全球邮轮旅游市场规模将达到3950万人次。

  同时,得益于全球邮轮消费需求的逐步释放,我国邮轮旅游市场也由此前的“缓冲积蓄期”进入“蓄势发力期”。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国际邮轮中外旅客运输量已超19万人次。据邮轮游艇行业协会预测,今明两年我国邮轮旅游市场将全面恢复,进入产业发展新阶段。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邮轮游艇发展首席研究员谢燮认为,中国邮轮市场未来有很大增长空间,是一个值得长期耕耘的市场。

  邮轮行业的兴旺发展,离不开产业链同频共振,目前有不少上市公司深 耕相关领域。

  中国船舶整合了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型造修船、机电设备、海洋工程等业务,具有完整的船舶行业产业链。截至2023年末,中国船舶累计手持民品船舶订单261艘/1943.78万载重吨/1534.99亿元,修船订单77艘/13.46亿元,海工装备合同订单金额23.79亿元,应用产业合同订单金额8.31亿元。

  亚星锚链是世界锚链行业专业化从事船用锚链、海洋石油平台系泊链和矿用链的生产企业,是全球最大的链条生产企业。2023年,亚星锚链实现销售收入19.31亿元,同比增长27.34%;归母净利润2.37亿元,同比增长58.71%,亚星锚链营收增速创上市以来峰值,归母净利润增速也为近4年新高。

  近期,有关中国女性终身无孩率的话题引发热议,《人口研究》杂志最新一期刊发论文《中国女性终身不育水平估计》,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权威分析。

  七十多岁的杜老汉在今年将家里的十几亩地流转给了村集体合作社。他年事已高,身体不好,老伴长期瘫痪在床,儿子在外地上完大学后留在了城市,家里没人有余力种田。签约后,杜老汉收到了一笔一万多元的租金,“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我们这边采取的是先打钱。”郭华解释,每年每亩土地的流转费是1200元,租金会在每年5月20日到6月1日期间打入农民的账户。

  成都平原的西南部有一座面积不大的县城,名曰青神。城区西北车水马龙的公路旁,如今是一片开阔的广场,白天时闹中取静,等到华灯初上,广场舞的人群列阵蹁跹,又成了一方乐舞的海洋。

  2010年,中国足坛掀起第一轮“反腐”,时任足协副主席南勇、杨一民等官员落马。在此之后的13年中,按照时间顺序,先后有韦迪、于洪臣、杜兆才3名来自辽宁的体育官员获得重用,担任中国足协高层。(注:韦迪曾任沈阳体院党委书记,1997年调入体育总局,2012年担任中国足协副主席;于洪臣于沈阳体院毕业后一直任职于体育总局,2012年担任中国足协副主席;杜兆才曾任辽宁省体育局副局长,2006年调入体育总局,2017年任中国足协党委书记。)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等分析称,5月全国CPI同比小幅回升,符合市场预期。其中食品季节性回落但环比降幅收窄,能源主要受国际价格传导保持低位。节日因素消退导致服务类商品价格回调,耐用消费品保持弱势,市场期待的核心CPI回暖仍需等待。

  远大医药自2002年取得两种原料药批文以来,一直持续生产,技术较为成熟,质量长期获得市场认可,生产的这两种原料药均已通过欧盟认证。

苏金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