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糖心肾健康科普教育行动”在京启动

来源: 新华社
2024-06-30 17:38:55

  中新网北京3月27日电 (记者 李纯)3月27日,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的“糖心肾健康科普教育行动”在北京正式启动。

  该项行动以“科普先行一小步,健康中国一大步”为主题,聚焦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病三大慢病领域,号召全国医疗卫生专业人士面向公众进行疾病科普,帮助公众更好了解慢病防治知识,促进早筛早诊,提升长期规范管理疾病的能力。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有1.4亿糖尿病患者、3.3亿心血管疾病患者、1.2亿慢性肾脏病患者。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以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为代表的慢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三种慢病又常常“相依相伴”。例如,平均每三位2型糖尿病患者中,就有一位合并有心血管疾病或慢性肾脏病;超过40%的慢性肾脏病是由高血压、糖尿病等发展而来的继发性肾脏病。共病的发生发展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和经济负担。

  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当前,我国依然面临多重疾病负担并存、多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健康中国行动15个专项行动中,有4个是针对慢性病的。慢性病的综合防治要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和能力。在此过程中,加强科普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非常重要。

  改变患者健康结局的关键不仅在于治疗方案和治疗手段,也在于覆盖疾病全周期的科学预防及管理。权威实用的健康知识科普有助于为患者释疑解惑,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规范的慢病管理。对此,多领域专家呼吁,在“糖心肾”多病共管的核心理念下,更多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应当参与到“全民科普”的行动中来。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内分泌分会会长、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郭立新指出,要向糖尿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传递疾病早筛和“糖心肾”共病管理的科普知识。如何将专业的医学知识转化为公众“一听就懂,听后行动”的内容,是优质科普的关键。“我们要深度探寻患者内心所需,用科普的力量,照亮全民健康的前行之路。”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马长生表示,很多患者正是因为缺乏对疾病正确的认知和管理意识,导致心血管疾病快速进展,甚至累及肾、脑等靶器官。有行动价值的科普需要兼具科学性、科普性和创新性,不仅能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更要提高早筛早诊意识和疾病管理的依从性,进而改善疾病预后,预防和延缓共病的发生发展。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蔡广研表示,科普的核心是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来讲专业的疾病知识。 希望有更多的医务工作者重视和参与医学科普工作,为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作出贡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静指出,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特别是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同防共管,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本次“糖心肾健康科普教育行动”的启动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和开端。“期待通过政府、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媒体等共同努力,面向全国居民传递更符合他们需求的科普内容。”(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2月12日电(记者 郎朗)一个人放音乐、摆样品、讲品、上链接、煮火锅……一会儿找不到单子,一会儿找不到篓子,火锅随时要烧干了,电磁炉一直在“报警”。此时此刻,“毛毛姐”说得最多的就是 “等一哈啊”!

<strong>  做中国人自己的科幻</strong>

  轻易用“毒小说”一词来评价一部文学作品,最终伤害到的还是读者。因为这是在试图打造出一个“无菌式”的阅读环境,表面看似是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实则是圈地为牢,四处划线,把人关进了想象力受限的“牢笼”,自己禁锢自己的思想。

  另一名获救的是55岁的马萨拉·奇切克(Masallah Cicek)。救援人员在东南部最大城市迪亚巴克尔的一栋倒塌建筑废墟中将她救出。

  1月6日上午,2023年首趟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年货班列x9574次列车从广西钦州发出。

  牢牢把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向更高水平;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持续深化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努力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积极稳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打造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再上新台阶,力争在若干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从根本上提升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

郭学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