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遗址典型重器即将集中亮相

来源: 中青在线
2024-06-20 06:28:48

  探秘古蜀文明之三星堆即将启幕

  作为博物馆月重要活动之一,“探秘古蜀文明之三星堆”展览将于6月27日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展陈大楼1号、2号展厅展出。

  据北京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三星堆遗址作为我国西南地区迄今所知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先秦时期遗址,以其恢宏气势,在中华文明满天星斗中熠熠夺目。“探秘古蜀文明之三星堆”展览汇集四川省十余家文博单位200余件套文物,除不便运输外展的文物之外,三星堆遗址典型器物中的重器尽皆展出,将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一次视觉盛宴。

  为全面展示三星堆遗址的历史价值和文物魅力,首都博物馆特别策划了“探秘古蜀文明之三星堆”展览。展览将分为三大精彩篇章,带领观众逐步揭开中华文明起源的神秘面纱。一是“发现三星堆”篇章将带领观众领略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现过程,从最初的偶然发现到考古学的深入研究,带领观众从疑古思潮到文化自信的社会变迁角度理解中国特色考古学的发展。二是“解读三星堆”篇章将依托丰富的考古成果,结合文献资料,深入剖析三星堆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艺术成就,让观众感受古蜀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三是“定位三星堆”篇章将从时间和空间的双重维度出发,将三星堆置于四川文化序列和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中进行精准定位,展现其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

  展览精彩纷呈,展品同样举世瞩目。本次展览由首都博物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以及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单位精心策划,汇聚了古蜀文明相关的265组件珍贵文物,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共146件套,国家一级文物46件套。从雄伟壮观的青铜大立人像,到充满神秘色彩的戴冠纵目青铜面具,再到璀璨夺目的金面具青铜人头像,这些文物都凝聚着古蜀人的智慧与创造力,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璀璨辉煌。

  馆校融合成果“博物馆第一课”将上线

  北青报记者在发布会 上了解到,“博物馆第一课”作为博物馆之城建设馆校融合课题研究的第一项成果,将于今日在北京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学习强国北京学习平台上线,供全市中小学生观看学习。

  据介绍,“博物馆第一课”以《大运河与北京城》为主题,以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展陈空间为情境,进行项目合作学习和跨学科探究实践,为中小学校在博物馆开展课程教学提供范式。课程由北京学校2023级1+3项目全体学生在博物馆与学校双师指导下完成,发掘大运河博物馆展陈资源,结合中小学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数学等学科内容,紧扣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致力于研究与教育”,为学生提供大运河与北京城专题的博雅和通识教育。

  展览周期间约210万人走进博物馆

  博物馆月期间,北京连续推出展览周、文创周、电影周和阅读周四个主题周系列活动,共有近150家博物馆参与。

  根据柬埔寨发展理事会今年1月发布的数据,2022年,柬埔寨政府批准了186个新投资项目,协议投资额40.32亿美元,其中中国在柬投资达16.94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42%,是柬埔寨最大投资来源国。柬埔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主任占达利·尼克对本报记者表示,得益于传统友谊和两国经济的互补性,柬中经贸往来一直非常密切,随着RCEP和柬中自贸协定逐步发挥作用,柬中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柬中贸易和投资合作还将不断迈上新台阶。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邓波清:“我们首批将向土耳其提供40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中国政府将根据灾情发展和实际需要,继续向土耳其和叙利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煤炭大港要变“绿”,除了要治理好煤尘污染,还要做好节水文章。

  <strong>“八段锦强调意识锻炼”</strong>

  运动员的黄金时期非常短暂,机遇稍纵即逝,唯有挺膺担当,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塑造闪耀的运动生涯,为祖国争光,为人生添彩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2月10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反对日本政府防卫费增额方针的全国女性组成的“要求和平不允许军扩的女性之会”在线征集到了逾7.6万人的签名。

蒙孟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