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全线贯通 为年底建成通车奠定基础

来源: 台海网
2024-06-20 21:33:35

  中新网珠海6月19日电 (蔡敏婕 岳路建)随着最后一片钢箱梁焊接完成,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黄茅海大桥19日实现合龙,标志着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全线贯通,为项目2024年底建成通车奠定基础。

  黄茅海跨海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首个开工建设的跨海通道工程,也是港珠澳大桥的西延线。项目路线全长约31公里,海域段长度约15公里,设置高栏港大桥和黄茅海大桥2座主桥,其中高栏港大桥已于今年3月20日合龙。

  黄茅海大桥跨越黄茅海海域的两条航道,采用3塔2跨的独特设计,是一座采用独柱式双索面全漂浮体系的斜拉桥,由中铁大桥局、保利长大、中铁宝桥共同承建。大桥单孔跨径达到720米,桥梁全长2200米。全桥共计16种梁段类型,149个梁段,最重钢箱梁达420吨。

  据悉,黄茅海大桥桥面采用分体式钢箱梁设计,由两个钢箱梁及横向连接箱组成,桥面总宽50.4米,宽度在同类桥型中位居省内第一,同时这也是分体式钢箱梁在广东省内首次大规模应用。

  黄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主任朱超表示:“主桥钢箱梁吊装工期正处于台风多发季,主梁施工面临极大挑战,自2023年10月黄茅海大桥第一片钢箱梁架设成功,历时9个月,我们在气候多变的黄茅海海域‘穿针引线’,针对通航安全保障、防御台风措施、特殊梁段安装、线形控制、合龙与体系转换等方面的安全风险和技术难题,深入开展了方案措施研究,最终实现合龙偏差在2毫米以内。”

  据了解,黄茅海大桥作为2×720米跨径3塔2跨斜拉桥,设计综合考虑索塔阻水、防撞、风阻、风振等力学作用因素,创新性采用了“小蛮腰”造型的独柱异形索塔,与已实现合龙的高栏港大桥一起形成5塔连续耸立效果。

  针对索塔施工精度控制难题,项目通过升级变截面塔柱模板自适应爬升系统、自主研发百吨级索塔节段钢筋骨架整体吊装技术及双层可调吊具等举措,实现技术的创新应用,控制对接误差,每节异形索塔施工由12天缩短至6天,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该项目位处南海近洋环境,超强台风高发,如何解决强台风下桥梁颤振稳定性 问题也是黄茅海大桥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

  “为此,我们提出了‘中央分体式钢箱梁+独柱塔’方案,通过变截面改变索塔的涡脱频率,避免了单频共振问题,实现了力学与美学的协调统一,并综合多项力学设计优化创新,首次提出了‘风嘴+水平隔涡板+下中央稳定板’综合气动控制措施,推算出实桥运营风速范围内桥梁涡振性能优于国际最严格的舒适度标准(加速度为0.5m/s2),有效提高了结构体系刚度和抗风能力,使黄茅海大桥可抵抗17级台风。”朱超介绍说。

  目前,黄茅海跨海通道建设进展顺利,黄茅海大桥合龙后,项目将开启路面施工及钢箱梁桥面铺装新篇章,预计2024年底建成通车。建成后,将与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南沙大桥、虎门大桥,共同组成粤港澳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完)

  “交流非常踊跃,我从中感受到大家内心深处的中华民族情怀,体认到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武大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级台生王伊瑄受访时说,她将积极参与两岸交流尤其是青年之间的交往,希望两岸新一代携手圆梦,共同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河北省委书记倪岳峰表示,要认真学习天津港产城融合发展宝贵经验,大力推动港口转型升级,积极推进通关便利化,加快建设临港产业强省,构建向海图强、向海发展新格局。

  2007年不丹修订与印度的“友好条约”,抹去了“不丹外交接受印度指导”的条款。当时一些评论认为,不丹将由此获得相当程度的外交独立自主。但现在看,军事、内政和经济等各个领域深受新德里影响甚至把持的不丹,一时仍难摆脱“印度阴影”。

  “那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届总决赛了,因为是我职业生涯里第一次拿到FMVP,如果没有团队的努力和支持,我也拿不到,所以我觉得换句话说,那是属于每个人的FMVP。”

  作为中国女篮的队长,27岁的杨力维还要肩负这份责任很长一段时间,而她也做好了准备在篮球场上继续打磨,然后带领中国女篮朝着终极目标前进的准备。

  会议强调,要坚持学习调研履职和创新理论武装相结合,扎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始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理论上的清醒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坚持党的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大局,充分发挥政协职能作用,推动新一届全国政协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冷德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