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支付服务丨建行优化支付服务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来源: 秀目传媒
2024-07-05 18:43:48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为优化支付服务、提升老年人和外籍来华人员的支付便利性指明了方向。建设银行持续强化支付基础能力建设,针对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重点人群落实落细一系列支付优化举措,夯实多元化支付服务体系,在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中积极发挥大行引领和支柱作用。《今日建行》特别推出《优化支付服务》专栏,集中展示全行在提升支付便利工作中的有效措施和典型案例,持续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建行力量。

  自优化支付服务工作开展以来,建设银行在人民银行指导下,统筹谋划,协调推进,持续夯实支付服务能力基础。截至6月末,外卡受理环境建设、现金服务、外币兑换、移动支付、账户服务等各方面优化支付服务工作均有显著提升,支付服务包容性和便捷性再上新台阶。

  外卡受理环境建设驶入快车道。截至6月末,建行全行可受理外卡商户数达16.2万户,较2月末增长331%,交易金额同比增长97%,交易笔数较同期增长149%,全面覆盖持卡人“食、住、行、游、购、娱、医”场景,特别是入境人士消费活动重点商圈、文娱旅游重点场所和日常民生重点区域,外卡受理环境建设和服务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

  现金服务“零”距离。建行采取一系列优化小面额现金供应和提升用现服务便利化的贴心举措,进一步优化现金使用环境,使现金服务场所从营业网点走向居民社区、农贸市场、旅游景点、交通枢纽,让现金服务真正做到“走出去、沉下去”。截至6月末,累计发放零钱包接近200万个,4.6万台ATM机具全面支持外卡取现,支持零钞取现的ATM机具数量突破6000台。通过提供更多个性化、定制化现金服务方式,不再让“囊中缺零钞”成为支付环节的堵点、难点,“现金兜底”得到充分体现。

  外币兑换服务迅速扩面。为不断提升外币兑换服务能力,满足境外人士兑换需求,建行多措并举,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截至6月末,建行支持外币兑换服务的网点超过1万家,占网点总数的73%;合作外币代兑点接近500家,比2月末提升超300%;外币兑换机数量在原有基础较弱的情况下,取得显著增长,新增40台;在星级酒店、重点文旅场所等新增布放外币兑换设施超过400个,目标完成率达到124.9%,有效强化外币兑换服务基础。

  移动支付创新“破圈”。一是打造跨境条码支付产品,建行充分发挥全球综合经营优势,联动建行马来西亚、建行(亚洲)等重点境外分支机构,与银联国际、网联深化合作,推进跨境条码支付互联互通。二是提升数字人民币服务,支持境外人士使用21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境外手机号码注册数字人民币App并开立数币钱包,支持外币现钞和人民币现钞兑换数字人民币。三是率先推出外籍来华人员专属支付产品“旅行通卡”。外籍来华客户可凭护照等证件在建行网点申请办理,用途广泛,支持中国境内任意支持银行卡刷卡的商户消费支付,并且可绑定银联云闪付App实现在线支付和扫码支付。目前安徽省分行已首家试点推出安徽版旅行通卡“皖旅通”卡,并携手银联安徽分公司为“皖旅通”持卡人在文旅、餐饮、商超等多个场景超过4500家商户提供了消费满减的优惠活动,让境外来宾在旅途中尽享便捷、实惠的支付体验。

  个人账户产品打造“三心”服务。一是账户开立更省心,建行全行支持外籍人士简易开户网点覆盖率为100%,客户本人持有效身份证件即可办理。二是开户服务更贴心,重点地区网点均可提供中英双语开户指南和开户申请书,并提供外籍人士和老年人服务绿色通道,提供外语和适老化服务。三是账户使用更放心,为客户提供账户分级分类管理,可按客户实际使用需求调整服务功能和限额,并正在逐步支持境外证件联网核查功能,不断提升境外人士证件受理和身份核验能力,进一步保证账户资金安全。

  打造优化支付服务示范区“一站式”服务。目前建行全行在人民银行指导下共建设27家优化支付服务示范区,覆盖机场、高铁站、景区、商场、酒店等境外人士高频到 访场所,示范区安排精通外语和金融支付业务的工作人员现场值守,提供业务咨询、零钱包兑换、外卡取现、外币兑换等服务,切实打通了支付服务的接入堵点和认知堵点,使外籍人员在入境“第一站”便可享受到多元、便捷、优质的支付服务,以优化支付服务示范区“小切口”,推动服务“大提升”。陕西省分行承建西安北客站“游客·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是全国高铁交通枢纽建成的第一家支付便利化服务中心。湖南省分行承建的长沙黄花机场支付中心,工作人员能熟练通过英语服务,机场大巴、机场磁悬浮、地铁三条出发干道均支持外卡刷卡,机场内星巴克、肯德基、茶颜悦色等122家商户已100%能受理外卡交易。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03/204583107.jpg" alt="" />

  <strong>热点问题这里瞧</strong>

  纪录非凡时刻,让正能量诠释祖国的繁荣富强。2022年,极不平凡,又极为伟大,这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神州大地跃动勃勃生机;这一年,北京冬奥与冬残奥不负重托交出优异答卷;这一年,我国航天发射次数创历史新高,探索宇宙的旅途自强不息;这一年,在动荡的世界变局中,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勇毅前行,“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斐然。“五个一百”活动就将生动记录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见证人民的安居乐业与祖国的繁荣富强。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03/37/4766635445128912645.jpg" alt="" />

  除了雷达观测,常见的监测太空垃圾的方法还有光电观测。该手段主要利用光电望远镜观测空间轨道中的物体,主要设备有大视场空间碎片光电望远镜等,但通常其只能在物体反射太阳光的情况下才可实现观测。杨宇光表示,不管是哪种观测方法,目前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对于微小太空垃圾的监测仍有较大瓶颈。他进一步介绍道:“目前人类已经能够实现对位于较低轨道的、直径在1厘米以上,位于较高轨道的、直径在10厘米以上的空间物体进行追踪。但目前都是物体越大越容易监测,而太空垃圾则是体积越小的反而数量越多。”

4年多的时间写了300多部作品

吴彦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