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团队研制高精度偏振相机 “穿云透雾”视无止境

来源: 闪电新闻
2024-06-29 20:15:52

  中新网合肥6月28日电 (张俊 宁珊)记者28日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获悉,由该院团队研制的高精度偏振相机克服了偏振成像领域众多技术难点,实现了小型化和集成化,其“穿云透雾”的特点在众多工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偏振成像是一种新型的光电计算成像技术,能够获取光的强度、光谱和偏振信息。与传统相机相比,偏振相机多获取了一维偏振信息,大大拓展了人类对于目标的探测识别能力。

  “偏振成像技术主要功能是实现穿云透雾,就是透玻璃、车膜以及凸显目标。”高精度偏振相机团队负责人徐少罕介绍,在高温、强光、浓 烟、粉尘、水下等强散射复杂环境下,传统光电清晰透视成像能力受到严重制约,而高精度偏振相机拓展了视觉信息维度,为复杂场景下的透视成像提供新手段。

  据了解,该团队自2004年起在国内率先开展偏振成像相关技术研究,2018年,团队创业并成立公司,致力于偏振成像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经过持续攻关,团队突破了小型化共孔径多偏振态同时成像关键技术、多靶面多自由度高精装配定标与集成技术等。研制的水下偏振相机、偏振超动态相机、炉内偏振相机等产品,在冶金、电网和石油等行业进行了应用推广。

  “我们相机目前已经实现了国产化替代,关键器件类似里面的偏振分光元件也实现了国产化。”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博士后胡运优表示,该项技术突破了传统偏振相机在体积和成本上的限制,使相机可以进行小型化、集成化,大幅降低了成本,拓展了应用场景。记者了解到,最初的实验装置体积庞大,如今已能将偏振相机缩小至手掌大小。

  目前,高精度偏振相机已在多个领域展开应用:在国家电网特高压电塔上,透雾偏振相机完成了为期6个月的效果性能测试,有效解决了山间雾气导致电塔间线缆无法观测的问题;在首钢京唐基地,偏振超动态相机能对铁水罐进行实时清晰成像,检测罐体内衬异常,降低人工观测检查设备带来的安全隐患;在中国石油辽河油田,水下偏振相机可在浑浊水体中对油井管壁进行观测,无需换水即可完成全井深测量,大幅降低检测成本……

  “未来我们还可以将偏振相机应用到车载,如现在的无人驾驶等方面。”胡运优表示,团队正在研究超表面技术,将偏振探测和信息处理集成到芯片上,进一步实现小型化、低成本化。

  据介绍,该偏振视觉感知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汇聚了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的众多青年研究人员。徐少罕表示,未来团队将继续拓展偏振成像技术在不同行业的典型应用和示范推广。(完)

  在“地球2.0”项目刚起步之时,葛健曾经组织过一次国际论坛,全球约200位科学家参加了此次会议。从2019年立项以来,吸引到了海内外80余个科研单位,400多名科研人员加入,其中包括德国普朗克天文学研究所所长,Hans-WalterRix博士、和国际著名星震学专家,日震学、星震学“教父”级人物,JorgenChristensen-Dalsgaard教授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叶永煊教授团队的加盟。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1日凌晨,2022年斯诺克英锦赛决赛中,中国球员丁俊辉最终以7-10不敌马克·艾伦,收获本次比赛的亚军。

  11月12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411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介绍,北京市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从今日起调整密切接触者和入境人员的隔离期限,不再甄别密接的密接,调整风险区等级和入境人员阳性判定标准。(@北京晚报 记者 牛伟坤 实习记者 何蕊)

  美联社21日称,哈里斯22日将飞往靠近南海的菲律宾巴拉望岛,在那里发表公开演讲,并会见当地渔民、村民、官员,乘坐菲律宾海岸警卫队船只。“她将成为访问这个边境岛屿的最高级别美国领导人。”报道引述不具名美国官员的话称,“中国可以以自己希望的方式看待这次访问,但华盛顿传递的信息是,作为印太地区的一员,美国致力于该地区盟友的安全”。路透社认为,哈里斯的巴拉望之行“向中国传递一个明确的象征性信息”。

  附近商户小可发布的视频中,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整个厂房被吞噬。小可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她认识的当地人里,有3个人没能躲过这场灾难。她的邻居是一位年纪较大的老人,同样在服装厂做工,“早上听说也去世了。”

  不过,台军无人机开发进度并不乐观。比如“锐鸢“无人机(原名“中翔二号”)是“中科院”为台陆军研发的无人航空载具,主要负责侦搜与战场监控任务,同时可在灾难发生时负责空中通信中继与灾害评估。2010年台湾陆军以“锐鸢项目”为名,采购8套共32架该型无人机。随后因为接收的第一批4架全部坠毁,迟至2013年才正式服役。但是正式服役后,“锐鸢”无人机又屡次因机械故障而导致事故,且其部分零件已停产,导致问题持续无法得到改善。台湾陆军十分嫌弃,于2017年9月1日把它“踢”给了台海军。2018年3月,一架“锐鸢”无人机坠毁在屏东县武潭小学附近草地,所幸未造成人员损伤。当年,台“立法院”预算中心在提交的报告中指出“锐鸢”“环境评估欠妥、人为操作不当、机具维修保养欠佳。今年6月,国民党“立委”马文君建议“中科院”将无人机的研发转向俄乌冲突中的巡飞弹,而非花费大量资金生产无法符合作战需求的“拼装无人机”。

陈圣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