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防范化解风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明年重点领域

来源: 星岛环球网
2024-06-02 10:48:1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这对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至关重要。”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明年中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稳”是基础,“稳”就要求不能发生系统性风险,而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领域是系统性风险可能滋生的温床,所以必须防范化解这些领域的风险。

  田利辉说,房地产是中国多年来的支柱性行业,其体量、规模、影响力意味着必须要把房地产风险处理好。地方经济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在发展过程中,部分地方积累了比较重的债务,根据国际经验和历史经验来看,如果地方债风险没防范好,会给民众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反之,则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中小金融机构由于吸纳大量资金资本,一旦出现风险,社会影响较大,所以必须重点对待上述三大风险。

  应该如何化解上述重点领域风险?

  会议提出,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在田利辉看来,会议提出的解决思路是要在发展中去解决房地产目前存在的问题。房地产行业的合理融资需求要得到保障,要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这是 行业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此外,房地产行业未来也应切实重视“三大工程”,不应只关注商品房建设,而应寻求多元业务发展。未来房地产行业要结合国家战略,找到自己有效发展的新模式,比如绿色建筑、智慧建筑、智慧城市、“新质生产力”产业园区建设等领域。

  关于地方债风险,会议提出,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在田利辉看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是统筹好地方债的两个方向——稳和进,即一方面要化解风险,另一方面要避免出现地方政府的“入不敷出”,影响民众生活。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指出,今年7月底以来,中国各地积极通过财政化债和金融化债等方式推动区域内隐性债务化解。其中,特殊再融资债券超预期发行,截至12月8日,全国共有27个省(区、市)累计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超过13000亿元人民币。但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特殊再融资债券化债主要缓解的是当前风险,仍有必要通过体制机制的联动改革抑制隐性债务产生的土壤。预计中国官方明年将继续推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工作,硬化地方债务约束,防止隐性债务化而不绝。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亦强调,必须有效化解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同时加强地方预算管理,做好债务资金的监控监测,防止出现资金浪费。

  对于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及研究部总监庞溟认为,要推动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金,通过发行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券、转股协议存款等创新方式或使用应急可转债等方式拓宽资本金补充渠道,积极稳妥引入基金、年金、外资金融机构等长期、专业、机构投资者参与银行增资扩股,以提高中小银行资产质量和夯实风险抵补能力,增强其抗风险能力和损失吸收能力。

  新时代新征程上,应统筹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牢牢把握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根本要求,谋求物质生活富裕和精神生活富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样态。具言之,在物质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彰显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共同富裕的精神主动和信心,以此拓展精神生活富裕新空间;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应做大做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此开拓物质生活富裕新动能。运用系统观念,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融合中,推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协调发展,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春节期间,记者走进这房子时,杨裕狂刚给张炳乾看完。“还是老毛病,给他用了一些化痰和扩张支气管的药。”他告诉记者。

  上午11点半,免税仓的工作结束,程吉又直奔一公里外的三亚国际免税城。

  在美国结构性种族主义日益“主流化”甚至“合法化”的背景下,社会资源很难向少数族裔倾斜,种族不平等问题体现在教育、就业、医疗、环境、住房等几乎所有领域。极为讽刺的是,与此次发生“水危机”事件的本顿港市只有一桥之隔、白人占多数的圣约瑟夫市,情况就完全不同,当地居民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安全的饮用水。美国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指出,非洲裔、原住民等少数族裔社区及有色人种社区始终无法摆脱用水危机,其根源在于这些社区往往在联邦和州政府层面就受到歧视和区别对待,长期得不到与白人社区相同和对等的关注,往往被视作不重要的、甚至是可以被忽略的社区。

  “今天,我们要对漾濞至平地区间进行设备检修工作,作业范围涉及秀岭隧道及顺濞河大桥,作业温差较大,大家要注意增添衣物,避免受寒。”工长徐学贤反复叮嘱。

  “相比于其他储能方式,抽水蓄能具有设备寿命长、储能规模大、转换效率高、技术成熟、清洁环保等特点,更适宜大规模开发。”何一纯说。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约4579万千瓦。国家能源局2021年9月发布的《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6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投产总规模1.2亿千瓦左右。

甘彦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