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海峡论坛)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Citywalk成港青新潮流

来源: 大河网
2024-06-15 18:52:30

  中新社厦门6月14日电 题: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Citywalk成港青新潮流

  中新社记者 龙敏

  “自深(圳)(香)港两地全面恢复通关以来,香港就兴起了一股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Citywalk(城市漫步)的新潮流。”

  在14日于厦门举行的第二十二届海峡青年论坛上,香港青年梁毓伟从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出发,为现场两岸青年道出了自己对大湾区脉动的真切感受。

  梁毓伟告诉中新社记者,不少香港青年一到周末就到大湾区内地城市,这个星期到深圳KTV、吃酸菜鱼,那个星期就到东莞逛文创、喝奶茶。“刷香港社交媒体,你会发现大多是在分享大湾区内地城市衣食住行的最新打卡点。”

  “不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业、就业、创业上,港澳青年已经和大湾区内地城市形成了有效衔接。”梁毓伟进一步解释道,以职业发展为例,仅大湾区青年就业、创业资助计划,香港每年就有一千多名青年和一百多个创业团队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

  梁毓伟注意到,受益于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便利,选择与大湾区内地城市青年共结连理的香港青年越来越多。

  大湾区更是港澳青年实现更好发展的大舞台。一名香港青年将香港的“迷你仓”共享仓库概念引入广州,使之成为当地热门的新兴服务,目前已经有70多家分店。梁毓伟以此为例指出,越来越多香港新生代创业者嗅到商机,依托大湾区丰富的资源与广阔的市场,抓住“风口”乘势而上。

  梁毓伟表示,“双向奔赴”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常态。大湾区内地城市青年跨境消费、上学、工作的情况愈来愈多,对香港的贡献也愈来愈大。“香港希望吸引更多大湾区内地城市青年来港学习、发展,促进大湾区人才流动。”

  去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已从2018年的10.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增至超过14万亿元。梁毓伟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高质量发展潜力和动能不断释放,成功打造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新合作模式,充 分展现出“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和勃勃生机。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势不可挡。”梁毓伟认为,香港与大湾区内地城市可在科研、数字基建上取长补短,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创产业链,为大湾区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带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助力。“青年也可透过这些优势,在更广大的舞台上实现梦想,挥洒青春。”(完)

  福克斯新闻网则指出,亨特·拜登作品的售价还一度比美国涂鸦艺术家让·米歇尔·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还要高。后者在1984年的一副作品售价为20900美元,即便根据通胀因素折算到今天也才约60236美元。

  农产品供应充足的背后,是近一个月的细致准备。天津市静海区商务局副局长张海东介绍,除了对全区主要农副食品的生产、购进、销售、库存数量做到“心中有数”,依托生活必需品检测体系,及时准确掌握市场价格情况之外,还在春节前加大了统筹调度,使海吉星等大型农产品企业不断完善全国农产品供销网络。

  2023年01月26日03时49分,在甘孜州泸定磨西镇附近(北纬29.63度,东经102.01度)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11公里,位于“9·5”泸定地震主震区。截至26日11时,共记录到余震100余次。

  常州武进区雪堰镇的这个滑雪场主打“体验+练习”,来这里的游客约90%为家庭组团出游,为此,滑雪场为初学者提供“一对一”“一对二”教学课程服务。

眼下,

  敦煌具备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敦煌的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昼夜温差大,加之疏松通气、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成为瓜果的“乐园”。

林俊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