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研学游”热度攀升 今年有哪些新趋势?如何避坑?

来源: 奥一网
2024-06-30 06:45:19

  随着暑假到来,各大旅游平台、旅行社纷纷上新“研学游”产品,从博物馆发现之旅到探索自然亲子活动,再到海外游学项目,今年全国各地“研学游”热度继续攀升。

  然而,“研学游”热度也需要一些冷思考。从历史情况来看,“研学游”景区人山人海,排队“遥遥无期”,展览馆听讲跟学变成“席地而坐打游戏”的现象频繁出现,部分文旅场馆和研学机构资源供给不足、优质服务欠缺等问题不断暴露。频繁有家长反映,自己孩子参加的“研学游”“只游不学”。

  今年“研学游”市场状况如何?还有哪些旅游目的地成为“研学游”的热门打卡地?“研学游”套路多,如何避坑?

  “研学游”形式多样

  自然科普、劳动教育类“研学游”受热捧

  位于云南昆明的石林世界地质公园素有“天下第一奇观”和“石林博物馆”美誉。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奇观,以及生物多样性、民族文化等优势资源,这里的研学课程和实践活动,在暑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学生们在研学过程中了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探索地球的神奇奥秘。

  一位研学同学张茹焱表示,在这里可以了解到课本上没有的东西,让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比如她在“刀山火海”景区看到竖直向上的石头,随之就了解到这是因为雨水长期溶蚀形成的。

  从主题公园到博物馆,从历史文化街区到旅游景区,近年来“研学游”越来越受到家长的热捧,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研学游”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比如有些地方积极探索“文化+教育+旅游”新业态,还有一些地方积极开发本地市场资源。“研学游”发展至今,早已不局限于传统的历史文化领域,而是涵盖艺术、体育、创意、农业等不同领域。

  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的一个农场,来自山西大同西韩岭学校的学生们正参与黄花移植、采摘等过程,体验花草纸、黄花润唇膏的制作流程。

  有学生表示,自己体验到了许多平常生活中体验不到的事情,比如造纸、做蛋糕、植物拓印等,可以开拓自己的眼界。

  这家农场依托黄花特色资源,开设了以科普教育、自然教育、劳动教育、生活美育、德体共育为基础的实践课程体系。孩子们可以在这里探索自然奥秘,体验改良土壤、有机种植、生态制肥等过程。

  农场研学老师赵景琪表示,现在已经进入旅游旺季,农场每天要接待1000人左右的研学团,研学老师们会设置黄花相关的精品课程。除了这些,农场还会设置一些不同的美育劳动,以及科普、科研方面的课程。

  暑期“研学游”热度持续攀升

  “亲子游”“课本游”成新热点

  某旅行票务平台公共事务部总监陈理楠介绍,今年暑期除了传统“研学游”,拖家带口的“亲子研学游” 也越来越受到欢迎

  亲子用户是暑期旅游的绝对主力,国内游的亲子用户占比达到48%,出境游亲子用户占比达到52%;

  “亲子研学游”产品同比增长了七成左右,价格和去年基本持平;

  北京、上海、四川、内蒙古、宁夏、贵州、云南、新疆等地,都是国内热门游学目的地,目前部分热门线路已经售罄。

  除此之外,陈理楠还表示,今年暑假还有不少学生选择来一次毕业“研学游”,跟着好友和同学开启一次“课本游”,饱览祖国大好河山。

  对此,陈理楠所在的互联网平台定制了一种“课本游”的旅行产品,6月环比意向订单增长103%,其中6年级课文《草原》和4年级课文《五彩池》所展示的目的地是最受欢迎的。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五彩池》一文,讲述的是四川阿坝黄龙风景区的五彩池景观。

  暑期“00后”整体的游学订单,同比增长超过五成,占比提升0.3个百分点。预计7月录取通知书发放之后,许多准大学生也将到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和西安等高校集中城市“踩点游”。

  消保委提示:“研学游”乱象多

  要正确看待研学作用 谨慎选择研学机构

  第三方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研学市场规模1469亿元,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422亿元。“研学游”市场扩大的背后,研学旅行机构数量激增,推行的产品也五花八门,同时暴露出不少问题。

  一直以来,总有家长反映,“研学行程设计不合理,孩子被动成为特种兵”“名校深度游变成校门口合影”等问题。更离谱的是,最近有机构假借“支教研学团”“公益项目”的名义,违法收取高额团费,完全背离了研学初衷。

  江苏省消保委此前发布的研学旅行消费调查报告显示,研学旅行存在一些问题,比如:

  “游而不学”,研学效果不达预期;

  质价不符,部分商家涉嫌虚假宣传;

  安全保障不够,出行食宿存在隐忧;

  师资存疑,导师行为有待规范等。

  对此,消保委组织发布研学旅游消费提示:要选择正规经营、资质齐全的研学机构,仔细阅读合同,关注重要条款。正确看待研学作用,理性适度消费,要保留消费凭证,依法积极维权。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在今晨的揭幕战巴伦西亚梅开二度后,费内巴切俱乐部也按捺不住了,他们在官方账号中将巴伦西亚P进了最近传播很广的梅西和C罗的下棋照中,意思是巴伦西亚凭借揭幕战的表现,完全有能力介入到“梅罗”在本届世界杯的双骄之争中——虽然这一观点肯定不会被很多球迷所接受。

对中国来说,1978年中央电视台首次转播世界杯,从此为中国人打开了一扇门。从收音机、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到电脑和手机,世界杯见证的,不仅是中国球迷的火热激情,还有中国走向世界的坚定脚步。从决赛举办场馆卢塞尔体育场到1500辆新能源公交车,从体育场的通讯、网络设备到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世界杯纪念品、文化衫……虽然中国队无缘卡塔尔世界杯,但“中国元素”随处可见。而卡塔尔熊猫馆内来自中国的两只大熊猫,也传递着中国人对世界杯的美好祝福。

豪华的开幕式并不能掩盖实力的差距,下半场开始不久,看不到希望的东道主球迷们开始失望的离场。

现在,装点着多哈城大街小巷的世界杯海报中的那句标语愈加醒目——“此刻即所有”。

声明:文字原创,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还有一些住在这里的球迷告诉记者,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愿意留下来,很大原因就是这里的工作人员很热情、乐于助人,即使有时候他们因为语言不通提供的信息出现错误,比如在哪里、什么时候可以在现场买到水,以及买水需不需要佩戴腕带这一类问题。

张祥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