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新能源产业投资热度居全国第一

来源: 舜网
2024-06-09 09:30:27

  中新网南京6月7日电(记者 朱晓颖)“平均1秒钟,常州灯塔工厂产线上,就有一块动力电池下线;平均40秒钟,理想汽车的自动化生产线上,就有一台新能源车下线。”7日,中共常州市委副书记、常州市人民政府市长盛蕾在南京表示,去年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产值达7680亿元,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98.9%,产业集聚度居全国第三、投资热度居全国第一。

  当天,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以新能源之都建设引领绿色低碳转型 持续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专场新闻发布会。该发布会是“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四场。

  常州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发祥地之一,工商业发达,制造业尤强。盛蕾介绍,常州延续民族工商业的百年基因,秉持“十年磨一剑”的长期主义。20世纪80年代发展输变电产业,20世纪90年代培育光伏业,2010年布局动力电池行业,2019年下线第一台新能源整车,到当下探索能源互联网行业,常州形成了“发电、储能、输送、应用、网联”产业生态圈,正朝着万亿级产业集群迈进。

  全球动力电池行业巨头前十名中有4家布局常州。新能源整车制造,北有“梦想”南有“理想”,是比亚迪的重要生产基地。常州的工业体系覆盖了90%以上的门类,在头部企业牵引下,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达97%,为全国第一。汽车零部件领域聚集近4000家企业,光伏、风能上下游企业齐聚。近年来,常州的新能源领域专利申请年复合增长率达40%,动力电池领域专利数居全国第一。今年以来,常州吸引落户新能源产业项目超80个,投资总额超570亿元。

  多年来,常州扎根实体经济,构建了以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28条重点产业链为支撑的“1028”产业发展体系,打造长三角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龙城科创学院、龙城金谷。民营市场主体占比达97%,贡献了90%以上的科研投入、80%的税收、70%的投资和60%的进出口。

  盛蕾表示,常州将以新能源产业规 模超万亿元目标,推动汽车电动化向智能网联化过渡,推进道路测试中心建设,加快“车能路云”融合发展;攻关钙钛矿叠层技术,加快锂离子固态电池、全钒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领域技术突破等。

  常州市副市长徐军在答中新网记者提问时表示,常州市强化创新链与产业链、人才链与产业链、资金链与产业链的融合。将支持“链主”企业牵头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低空经济、工业母机、动力电池、新型储能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完)

  淄博市2023年政府报告中提到,当下淄博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产业创新力不强,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不够顺畅,重大项目和优质平台支撑作用不足,经济体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等挑战。

  经查,2022年12月11日20时至23时许,在青海省举办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班期间,时任青海省委委员、省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师存武,组织时任省委委员、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李青川,省委委员、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学文,省委委员、海北藏族自治州委书记多杰,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洪涛,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陶永利,在省委党校学员宿舍聚餐饮酒,师存武利用职权要求省政府机关食堂为其提供并安排公务车辆运送菜肴,李青川提供8瓶白酒,当晚6人共饮用7瓶白酒。次日,师存武因醉酒缺席省有关会议,一名干部在学员宿舍被发现死亡。

  应当说,克莱弗利所阐述的对华观点,根本算不上什么“对华友好”,充其量只能说是回归到了相对正常一点的外交轨道——在和平年代,与哪个国家发展关系不需要“建设性”呢?又有谁会喜欢充满戾气、动辄就要搞霸凌的交往方式呢?然而就是这样的正常逻辑,在英国要公开说出来都得小心翼翼、来回找补,还要承受来自议会反华议员的巨大压力,这也再次暴露出英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和混乱度,显然不利于中英关系往前发展。

  这种“杂交”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两种系统不兼容,且由于涉及底层冲突,解决起来很困难,进一步造成工期延误、成本增加、开通后故障不断等一系列问题。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表示,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如果真的爱大熊猫,请大家科学理性看待大熊猫饲养管理工作,尊重大熊猫保护事业来之不易的成果,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虽然大熊猫不会上网,请大家为它们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中国元首昨天在通话中再次强调,这实际上也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他在国内外不同场合反复重申的一贯立场: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核心立场就是劝和促谈。对话谈判是唯一可行的出路。世界有目共睹的是,中国元首本人早就躬身入局,运筹帷幄,就危机相继提出了“四个应该”、“四个共同”和“三点思考”。鉴于昨天中国元首最新强调的“三个不会”,在全球舆论场上引发如此强烈的关注与回响,我个人认为,它和前面提到的“四个应该”、“四个共同”和“三点思考”也应一体并置,还包括在俄乌冲突一周年之际中方发布的十二点立场文件,共同构成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方案,是一整套大国立场与决策逻辑。俄乌危机延宕一年多,之所以至今没有平息迹象,不但直接冲突方死伤惨重,代价高昂,外溢影响与冲击也在持续扩散,尤其在能源与粮食市场,整个世界都在为此埋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来自外部世界的助推,隔岸观火置身事外的国家有之,拱火浇油加剧冲突的国家有之,趁机牟利大发战争财的国家更有之,美国不是有人公开鼓吹“不惜打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吗? 

蔡家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