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医学研究40年:成果世界认可 特色藏医药惠民

来源: 未来网
2024-06-07 18:13:53

  中新网西宁6月6日电 题:青海高原医学研究40年:成果世界认可 特色藏医药惠民

  作者李隽

  中国拥有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4大高原,其特殊的环境因素,会对人体产生复杂而多元的影响,尤其青藏高原是急慢性高原病的高发地区。

  相关研究显示,当人体进入高原环境时,会引发一系列的高原反应,这些反应会随着海拔的攀升而逐渐加剧,在极端的高海拔地区,甚至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我省高原医学研究工作,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对外来铁路职工开展保健服务。1984年青海省高原科学医学研究所成立,这成为高原医学研究工作里程碑式的转折点。”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端智6日在高原医学研究工作媒体吹风会上说。

  青海省所在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多民族居住的高原地区,具有低气压、低氧含量、寒冷干燥等得天独厚的 高原环境,是高原医学如低氧习服、高海拔运动等的天然实验现场。

  这里拥有世居高原的多民族民众、大量的土生动物和特有植物,拥有中国第一个高海拔(海拔4600米)可可西里野外高原医学现场研究基地,这些都为高原医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院长杨爱荣介绍,在青藏铁路建设期间,该省有力保障了青藏铁路建设,在五年时间内近14万名筑路大军在极高海拔作业,无一人因高原病死亡,创造了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得到了国际广泛认可。

  据悉,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的带领下,原青海省高原医学科学研究院建成了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原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省级高原医学研究中心实验室,拥有世界最大的高、低压氧舱,填补了低氧生理和高原医学科研领域的空白,构建起高原生存安全的科学体系。

  “我省中藏医药研究机构在中藏医药传承与创新方面取得大量研究成果,建成13个藏医药专业数据库,特别是在抗缺氧药物的研发、生产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为高原相关疾病防治药物的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杨爱荣说,开发的红景天、高山辣根菜、蔓菁等单味药和70味珍珠丸、25味珍珠丸等高原慢性病适用的藏药,更好服务高原民众。

  长期以来,青海省在涉及高原医学相关领域共申报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500余项,其中国际领先9项,国际先进40项。高原医学的不断发展为维护高原居民健康、经济建设、高原旅游、高原体育训练等提供基础。

  “我们编写了《藏医常见病临床诊断指南》《藏医疾病分类与代码》等藏医药临床标准和规范,整理出版中国迄今规模最大的藏医药文献《藏医药大典》。”端智说,藏医药浴疗法和藏医放血疗法等6项特色诊疗方法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脑血管疾病、肝胆系统疾病、胃肠疾病及养生保健等方面具有独到的治疗成效,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完)

  不久前,央行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对此,郭帆回应表示“瞬间泪目。”不少网友也激情转发:“冲鸭!”“你们别哪天真端出来个行星发动机。”“快进到剧本是假的,道具是真的。”

  回看卫龙的上市之路,可谓十分坎坷。

  告别远程授课时代并非事发突然,小能告诉记者,澳洲高校早就开始鼓励线下上课。

  王纯提到,2022年6月下旬以来,江西遭遇严重干旱,抗旱应急响应持续98天。30河41站刷新有记录以来最低水位,鄱阳湖星子站出现历史新低水位6.46米。按照“精准范围、精准对象、精准措施”要求,建立“三个10天”旱情预警机制,制定保供水方案,提前实施保供水应急工程,特别是首次在赣江实施南昌市临时抬水围堰工程,保障了城区近400万人饮水安全。

  他提醒,北京市8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率较低,作为重症高风险人群,老年人应当及时接种疫苗。目前仍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市民应做好日常预防,注意勤洗手、公共场所佩戴口罩、日常开窗通风。

李珮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