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专家:老龄化挑战需国际合作应对

来源: 金羊网
2024-06-13 17:36:17

  中新网青岛6月13日电(胡耀杰 王宇轩)联合国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预计到2050年,全球范围内将有超过15亿的人口步入65岁及以上的高龄阶段。面对全球老龄化人口的迅猛增长,国际社会正全力以赴地寻找应对策略。

  基因组动态与神经科学和衰老国际研讨会(GDNA)12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落幕,这场为期4天的学术盛会吸引了全球各地的杰出科学家和专家。他们围绕如何深入理解老龄化过程的基本运作方式,以及如何优化这些机制,以延长老年人的健康寿命并缓解医疗保健系统的压力,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晓倩表示,中国“十四五”规划建议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衰老标记物研究联合体的成立,为评估人类衰老和制定“健康老龄化”科学方案提供了中国研究模式,吸引了众多年轻学者加入衰老研究领域,共同为提高人类健康生活水平贡献力量。

  英国萨塞克斯大学教授基思·W·卡尔德科特(Keith W Caldecott)认为,随着老龄化现象的加剧,全球健康与社会经济压力正急剧上升。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他提倡通过举办国际研讨会等方式,集结全球顶尖科学家共同探讨DNA修复、基因组稳定性与老龄化之间的关系。“国际协作是解决全球老龄人口健康问题的关键。”

  谈及亚洲和欧洲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德国科隆大学教授比约恩·舒马赫(Björn Schumacher)表示,到2050年,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主要国家以及几乎整个欧洲的60岁以上人口,将占各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面对这一挑战,他呼吁欧洲和中国共同努力,通过国际合作了解老龄化的演化机制,确保老龄化社会的健康。基因组动态与神经科学的研究将为全球提供新视角,以延长老龄人口在衰老过程中的健康寿命并降低疾病风险。

  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维尔海姆·A·玻尔(Vilhelm A Bohr)指出,众多常见疾病与老龄化息息相关,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化性疾病,老龄化更是这些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他认为,深入理解和改进衰老过程背后的基本功能和机制,对于提升人类健康寿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全球集体努力,才能找到解决老龄人口健康问题的方法,确保老龄人口生活质量和全球人口可持续发展。”

  此外,哥本哈根大学教授伊恩·希克森(Ian Hickson)强调建立全面护理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呼吁各国应尽所能实现这一目标。他建议老年人应提前进行心理调适,以更好地接受非家庭成员提供的护理服务。同时,他也认为,面对老龄化的复杂挑 战,科学家和医护人员应展开广泛的国际合作,组建跨学科团队,共同探寻解决方案。

  据介绍,基因组动态与神经科学和衰老国际研讨会(GDNA)是国际DNA损伤及修复、基因组稳定性及肿瘤发生研究领域的顶尖会议,以往每两年在欧洲举行1次。本次研讨会系首次在中国举行,是该顶尖级国际会议在亚洲的重要拓展。(完)

  新华社北京2月9日电 题:超级大国缘何“毒”根难除

  四川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是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是衡量国家体育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近年来,省体育局多措并举,全力振兴“三大球”,积极鼓励社会参与体育事业发展,构建起“政府引导、多元参与、市场运作”的三大球振兴发展模式。四川是全国三大球城市联赛“第一枪”的省份,也是全国四个三大球振兴试点省份之一。群众基础广泛的气排球运动作为排球运动的重要部分,对全民健身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今,沿古栈道岔路行走百余米,锡江码头旁两块并立的石碑上,镌刻着上世纪30年代码头翻修时的捐建名单,字迹清晰可见。村里的老人介绍,古碑上的名字多为侨民,他们归乡后翻新码头,立下此碑以作纪念。

  促农增收,要从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村经济、增强农民工务工技能、强化农业支持政策、拓展基本公共服务、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等多途径着手。从农民收入构成看,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都要充分挖掘增长潜力。家庭经营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1/3左右。经营增收,既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让种粮农民多种粮、种好粮,有钱赚、能得利;也要做好“土特产”文章,立足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通过产业融合发展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工资性收入在农民全部收入中占大头。这些年,就地就近就业成为农民务工增收的一个新亮点,今后要不断优化政策供给,统筹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吸纳更多农民就近就业、返乡创业。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要通过深化相关改革创新赋能,激活农村“沉睡的资源”,确保农民共享收益。

  今年定增融资规模

  黄运兵告诉记者:“这次地震灾害的严重程度远超团队想象,土耳其民众伤亡惨重,不断能看到救护车穿梭在救灾现场。目前8人团队已连续奋战40多小时,希望能救出更多受困民众。团队成员到现场后就立即投入救援工作,累了就在随行的卡车上搭帐篷休息,因为怕家人担心,很多队员并没有把到一线参与救援的情况告诉国内家人。”

陈亭任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