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寿演绎小公司悲歌:大股东几次抛售、偿付能力持续吃紧,业务端难见起色

来源: 光明网
2024-07-05 19:41:07

  来源:慧保天下

  毫无疑问,当下保险业发展已经步入了最艰难的时刻,而且可以预见,这种困难,不会很快结束,未来的2-3年仍将是行业深度转型的关键时期。

  头部险企历史积淀丰厚,在转型之中尚存较大腾挪空间,中小型险企,则成为这波困境之中承压最大的群体。

  近期,2018年才正式开业的北京人寿又传出第一大股东北京供销社拟出清所持其近14%股权的消息。这已经不是北京人寿第一次被大股东所抛售,而北京供销社也不是其股东中唯一想要退出的主体。更雪上加霜的是,在经历数年发展之后,当下的北京人寿正面临增资的迫切需求……

  负债资产端承压、股东抛售离场,偿付能力吃紧……北京人寿当下所经历的正是很多中小型险企共同的困难。

  01

  屡遭股东抛售,并列第一大股东三次拍卖、两度拟清仓

  6月27 日,北京产权交易所发布的产权转让正式披露信息显示,北京供销社公开挂牌转让北京人寿4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3.986%,转让底价与前次挂牌价格保持一致不打折,仍为8.18亿元,信息披露起始日期为6月28日,截止7月25

  据悉,北京供销社由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全资持股,为北京人寿3家并列第一大股东之一,持股13.986%,也是其3家集体股东之一,若此次股权转让成功,则意味着北京供销社将退出北京人寿股东行列。

  北京人寿另外两家并列第一大股东分别为北京顺鑫控股集团和北京韩建集团,前者是北京市顺义区政府国资委旗下国有企业,后者为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镇韩村河村经济合作社全资持股,韩建集团与北京供销社均为北京人寿的集体股东,共持股27.972%。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北京供销社第三次尝试转让其所持有的北京人寿股权。早在2021年5月,北京供销社就试图以3.62亿元的底价转让其持有的4.99%的股权,但未能成功转让。2023年11月,北京供销社再次挂牌,将其所持有的13.986%股权全部转让,计划清仓退出,拍卖底价为8.18亿元,但仍未转让成功。

  除北京供销社外,韩建集团也曾计划出清北京人寿的股权。然而,在后续的股权转让过程中,韩建集团与股权受让方厦门港谊集团和厦门君创投资因争议而闹上法庭,导致股权转让未能顺利完成。目前,韩建集团共持有北京人寿股权4亿股股份,其中3.6亿股处于质押状态,429万股处于冻结状态。

  此外,北京人寿另一股东,中国地热能产业发展集团(现更名为中国恒有源发展集团)2021年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恒有源投资管理与北京润古投资签订股份转让协议,拟以2.37亿元出售其持有的北京人寿近5%股权。不过,这一股权转让后也因涉及诉讼而未能完成。目前,恒有源投资管理所持有北京人寿股权均被冻结。

  02

  亟待股东增资缓解偿付能力,但险企发展难,股东出资也难

  大股东频频谋求退出,而北京人寿自身却又遭遇发展困境,首当其冲的就是偿付能力吃紧。

  北京人寿披露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其偿付能力近年来不断下滑。截至2024年一季度,其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96.01%、183.39%,而根据预测,今年二季度北京人寿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预计分别降至87.96%、173.73%,其表示为满足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将持续采取和推进多种方案缓释偿付能力压力。

  一般来说,缓解偿付能力压力最直接的办法便是增资和发债。早在2021年,北京人寿就曾发布过增资公告。彼时,北京人寿股东同意在初始出资份额基础上,等比例增加注册资本金28.6亿元,增资完成后注册资本将增加至57.2亿元。不过,此次增资并未成功,因为有股东谋求退出,但退出过程并不顺利,与意向受让方产生纠纷,北京人寿的增资计划被迫搁置。

  作为由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社会企业共同发起组建的全国性人寿保险公司,北京人寿从成立之初就呈现股权分散的特点。据其最新披露的报告,目前共有9位股东,其中北京顺鑫控股集团、北京供销社、北京韩建集团均持股13.986%,并列第一大股东;华新世纪投资集团持股12.5874%;北京草桥实业总公司持股12.4829%;朗森汽车产业园开发持股12.4829%;乐普(北京)医疗器械持股10.4895%;恒有源投资管理持股4.9997%;北京鹏康投资持股4.9997%。

  对于一家险企而言,股权分散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股东之间可以互相制衡,防止一言堂,更防止企业沦为大股东的提款机;但股权分散的坏处也相当突出,容易滋生股东内斗、互相掣肘等。在增资时,只要一家股东有异议,或者没有能力增资,增资计划就容易受阻。

  增资未果,发债来补。2021至2022年间北京人寿累计发行14亿元资本补充债,债券期限定为10年,初始票面利率设定为5.5%。

  但发行资本补充债只能补充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无法解决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迫近50%监管红线的问题。而缓解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最直接的方式还是要股东增资。但眼下,并列第一大股东急于退出,增资这一条路,预计短期难以走通。对于北京人寿而言,最终后续还是要通过发债,尤其是永续债等来补充偿付能力。

  不过发债虽然能缓解险企偿付能力充足率,但也会加重险企财务负担。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债券条款规定,若北京人寿在第5个年度末不行使赎回权,则从第6年开始至债券到期为止,后5年的票面利率为原前5年票面利率加100个基点,而北京人寿表示预计不行使赎回权。

  03

  小公司的悲歌,成立6年累计亏损超7亿,转型期连遭打击

  作为一家成立仅6年的寿险公司,北京人寿的保险业务收入表现其实不俗,只是尚未进入稳定盈利期。其年报信息显示,2018年到2023年,北京人寿保险业务收入分别实现1.91亿元、12.7亿元、26.14亿元、45.47亿元、46.62亿元、54.78亿元。

  2018年至2022年,北京人寿分别亏损1.13亿元、0.52亿元、1.56亿元、2.11亿元、1.89亿元,累计亏损超7.21亿元。不过2023年,即在公司成立的第六年,该公司即实现了首次盈利,净利润为0.12亿元,打破“七平八盈”定律。只是在今年一季度又转盈为亏,亏损额达1.83亿元。

  对于一家新公司而言,前期由于开业、完善组织架构、发展分支机构、拓展业务等方面工作较多,因此其经营成本也较高,亏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也是因此,保险公司通常在开业几年后就需要增资以缓解偿付能力压力。

  只是,不少新公司在需要增资时,恰逢市场环境不景气,股东的日子也不再好过,甚至个别股东已经不再符合监管要求的最低门槛,增资变得难上加难。因此说,北京人寿的困境,不仅仅是一家小公司的困境,也是当下大多数中小公司的困境。

  仅仅是偿付能力的压力已难承受,再加上业务拓展遭遇困境,广大中小型险企面临的压力不可谓不小:无论是从寿险还是财险行业,市场份额都可谓高度集中,严格“报行合一”之下,中小新险企依赖的银保、经代等中介渠道优势相对减弱,而中小新险企自身又存在品牌效应有限、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等问题,导致其业务发展进一步承压,更难以盈利……

  预计当前行业的困境仍将在未来2-3年时间内持续,对于以北京人寿为代表的中小险企而言,如何度过眼下的关口,仍将是行业必须高度关注,且必须解决的问题。

责任编辑:曹睿潼

  (五)推动政治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鼓励当事国坚持通过坦诚对话沟通,化解分歧,寻求热点问题的解决之道。支持国际社会在不干涉内政前提下,以劝和促谈为主要方式,以公平务实为主要态度,以标本兼治为主要思路,建设性参与热点问题政治解决。支持通过对话谈判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等热点问题。

  (十五)加强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领域国际安全治理,预防和管控潜在安全风险。中国已就人工智能军事应用和伦理治理发布立场文件,愿与国际社会就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加强沟通交流,推动达成普遍参与的国际机制,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

  另据中国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13日在发布会上介绍称,2022年中国对俄罗斯进出口1.28万亿元,占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3%。从规模看,2022年中俄贸易保持了稳步增长,双边贸易额再创新高。

  专题片披露,罗应光不仅在工作中、单位里享受众星捧月的感觉,回到家中也依然要过足“官瘾”。他家经常开家庭会议,竟然也有“秘书长”“副秘书长”,还要发会议纪要。

  步阳集团副总经理程明松春节后一直忙于招聘和开工事宜,到正月十八,工厂新招了近300名员工。程明松说,高强度体力劳动和技术类岗位,都缺人。工业模具等技术类岗位很难招到人,电路机械工这类复合型技术人才也非常缺乏,即便薪水达到一万四千元左右,也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

  江南造船厂将重心放在了高技术复杂船型的研发上。自1995年下半年起,江南造船相继承接了7.08万吨巴拿马型自卸式散货船、1.37万吨化学品/成品油船、1236TEU高速无舱口盖集装箱船、2.2万立方米半冷半压式液化乙烯船,共四型18艘,全部都是中国造船史上没有建造过的高新技术船舶产品。

陈佳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