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两党“关税牌”不得人心!美货运业齐声反对:关税代价将由消费者买单

来源: 钱江晚报
2024-06-27 13:36:50

财联社6月27日讯(编辑 刘蕊)随着美国11月总统大选临近,美国现任总统拜登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都打出了“关税牌”,号称要进一步征收关税以保护美国制造业的就业机会,试图以此来争取蓝领工人阶级的支持。

本周,美国16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已经联名写信,警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重新点燃美国通胀。

然而很显然,明白这一浅显道理的不止是经济学家。近日,美国货运行业的多位高管们也表示,拜登和特朗普所提出的关税政策都将推高通胀,这不仅将损害美国货运业,还将加重美国消费者的生活负担。

美两党“关税牌”将加重民众负担

在距离美国总统大选只有不到5个月之际,美国两党总统候选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与现任总统拜登都已经提出了一系列保护主义贸易措施,试图以此争取摇摆州蓝领工人的支持。

比如今年5月,美国拜登政府宣布对中国部分进口商品征收新关税,包括对电动汽车征收100%的关税。拜登声称,新关税将“确保我们的工人不会受到不公平贸易行为的阻碍”。

而特朗普则声称,一旦上台后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更高的关税,并且还要对欧洲征收其他关税,包括恢复钢铁关税、对汽车等商品征收新关税等。

然而,美国多位货运行业高管表示,这将加重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负担,并且令美国本已脆弱的货运业遭受进一步冲击。

美国半岛卡车公司总裁蒂姆•范德波尔(Tim Vander Pol)表示:“无论任何时候,只要你减少进入美国的货物和我们最终发货的货物,就会对业务产生负面影响。这是一种通胀成本,最终会挤压利润率。”

美国卡车运输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总裁鲍勃•科斯特洛(Bob Costello)表示:“这是对消费者征税,肯定会损害整个行业……不仅如此,我们还预计我们购买的卡车和拖车的价格也会因为关税而上涨。”

美国通胀将会重燃

事实上,对于很多美国消费者来说,“供应减少导致物价飞涨”这一情景绝不陌生。2022年,由于新冠疫情所引起的供应链中断,曾一度推动美国通胀达到数十年来的高点。

而如今,尽管随着供应链恢复,美国通胀已经大幅降温,但仍未达到美联储官员所追求的2%通胀目标。

就在两周前,美联储官员预测,今年通胀可能再次上升,这促使他们调低了对2024年降息的预期。同时,许多经济学家和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等机构认为,关税提高了美国国内物价,降低了美国消费者的购买力。

美国铁路协会发言人杰西卡·卡哈内克表示,该组织“反对限制进入 全球市场的政策,包括关税”。

美国国内货运业已经脆弱不堪

事实上,美国货运老板们之所以对新关税的反对声浪如此之大,部分原因在于,美国国内的货运需求已经相当低迷。

今年5月,衡量北美地区货运情况的卡斯货运指数(Cass Freight shipments index)已经跌至近4年低点。这一指数自2022年8月见顶以来,已经累计下降了近30%。

美国铁路协会(American Railroad Association)的数据显示,与2023年同期相比,2024年前5个月的美国货车总运量下降了5%。

“我们正处于我们业内所说的‘货运衰退’,”综合物流公司Logistics总裁戴夫•布罗林(Dave Broering)表示,尽管市场对芯片生产的投资正在蓬勃发展,但美国其它行业的制造业却出现了滑坡。

美国联邦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至5月,美国运输和仓储行业的失业率从4.7%升至5.5%。

拉戈尔表示:“疫情期间,需求非常大,很多人创办了货运公司或是扩张公司……然而我们看到今年的货运需求大幅减少,因此我们预计,在情况好转之前,会有更多公司退出市场。”

责任编辑:于健 SF069

  据《纽约时报》当地时间14日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风暴已造成至少19人死亡,并在全州引发大范围洪水。报道称,约有2.9万人收到疏散命令和警告。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加文·纽瑟姆已要求美国总统拜登批准一项重大灾难宣言。

  “高标准农田让种地有底气,300多亩油菜根壮叶肥。”江西省安福县甘洛乡石陂村种粮大户刘新华说。2022年县里投资1.65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5.5万亩。

  来自福建的黄清龙一家三口,拖着行李箱准备入境。黄清龙称,上一次回福建还是三年前。“我们这次选择搭高铁到深圳北站,然后再转乘回福建,预计今晚就能到达。很开心,马上就能和亲人一起过年吃团圆饭了。”黄清龙笑着说。

  文案:邹敏

  在我国,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新年音乐会已从小众高雅艺术逐渐发展成为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活动。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最近一段时间,就有100多个城市举办了各种类型的新年音乐会。新年音乐会汇集中外音乐精品,以全世界通用的音乐语言为载体,传递欢乐,送上祝福,带来希望,其审美意蕴、艺术价值和仪式感,呼应了席勒所说的“振奋性的美是一种需要”。

  人大代表高晓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呼和浩特要想做大做强,需要在人口上给予赋能,他建议:官方要加强新增人口需求研究,知道目标人口最需要什么,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

吴馨白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