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14同位素全面国产化背后的建言献策故事

来源: 腾讯新闻
2024-06-21 13:34:45

  4月20日,一根散发着蓝色荧光的碳-14靶件从秦山核电重水堆机组中成功抽出,这意味着我国破解了国内碳-14同位素依赖进口的难题。碳-14用途广泛,它可以通过人们呼出的气体测出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农药残留,测量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如PM10、PM2.5等。此前,我国碳-14供应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价格昂贵且供应量不稳定。

  为克服碳-14同位素生产技术从“零”开始的诸多困难,秦山核电成立中共党员突击队,先后克服原材料采购、工艺研发等挑战,最终确保首批碳-14靶件得以顺利入堆。在中共党员、技术骨干奋战“一线”的同时,项目转化工作中还活跃着一位民盟盟员的身影——秦山核电科技创新处主管、民盟浙江省委会科技专委会委员徐中。近日,他接受《中国新闻》报记者专访,讲述了他为推动医用同位素国产化建言献策的故事。

  为什么要去啃医用同位素这块“硬骨头”呢?徐中解释,长期以来,医用同位素在精准医学领域的独特优势不断凸显,我国却仍有多类医用同位素的自产量无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每百万人核医学检查量远低于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核医学检查量低,意味着相关病症早筛早治困难。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推动医用同位素产业发展。”

  自碳-14同位素的研发开展以来,徐中发现,要真正将医用同位素制成的核药送到患者“手中”,只靠核电站自己是走不通的。“作为核药产业链的上游,秦山核电关注的是解决原料供应问题,后续还涉及如何把这些原料加工成核药,进而应用于临床治疗,这就要求我们积极联系外部单位,建立起包含科研院所、核药企业、医院等单位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徐中说。

  2022年以来,徐中曾先后到上海、苏州、海盐等地调研,为医用同位素产业发展探路。为确保生产出的同位素能向下游顺利转化,徐中又逐一探访了同位素产业链中的企业和单位。核药企业要把同位素转化成核药,需要取得哪些药品资质?医院会将核药应 用于哪些诊疗情景?通过与下游企业、单位提前沟通,徐中对这些问题都了然于心。“同位素‘出炉’后会随着时间不断衰变。为确保核药的最终疗效,同位素从‘出炉’到临床应用,整个过程要尽可能快。”徐中说,“这就要求核电站当地建设起高规格的医疗中心,确保核药能就近使用。”

  最终,徐中的调研结果形成了一份《关于建设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医用同位素产业发展的建议》。徐中提出,要在秦山核电所在的海盐县内设立浙江省同位素技术创新中心,依托省级平台引育高层次人才;为同位素生产、核药研发和诊疗技术应用设置专项招引政策,吸引相关企业单位进驻同位素产业园,实现同位素原料药、成品药和诊疗康养一体化发展等。

  如今,伴随着秦山核电顺利实现技术突破,徐中的建议也一步步走进了现实。“2023年,海盐县依托核电关联及核技术应用产业,启动创建浙江省核技术创新中心,填补了嘉兴市尚未有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的空白。本次碳-14靶件完成出堆后,将于2024年底开始向市场供货,产量可充分满足国内需求,将有力带动我国同位素应用产业链发展。”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尚宪和说。(完)(《中国新闻》报 作者 任德辉)

  中国一直是全球最主要的出境旅游消费国之一,在中国重启出境游的同时,多国也热切期盼中国游客的到来。

  募资端的影响也传导至投资端。2022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的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均出现下降。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朱荣智认为,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无论是孔孟老庄的思想,还是民乐戏曲艺术,都是中国人最宝贵的资产,也是中国人的根。

  同时,杨小兵强调,疫苗接种仍然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现阶段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对防感染、防重症及减少死亡仍有很好的效果,呼吁尚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或尚未完成全程接种、加强接种的市民要尽快接种疫苗,赶在春节人员流动高峰前获得较好的保护。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和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容易加重自身基础性疾病,因此,<strong>呼吁老年人群特别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尽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早接种、早保护。</strong>

  芯片领域在算力需求暴涨、摩尔定律放缓的夹击下寻求突围,达摩院预测,存算一体和Chiplet模块化设计封装将有长足进展:基于SRAM、NOR Flash等成熟存储器的存内计算有望在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场景实现规模化商用;Chiplet互联标准的逐渐统一将重构芯片研发流程。

  伴随着新春的祝福,林德进的第一封信从杭州寄出。

张淑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