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唆使小球员“照着人踢”,中国足协已介入调查

来源: 人民网
2024-06-26 21:34:29

  7日上午,“前中超球员当教练指挥孩子踢人”成为了社交媒体热搜词条。

  日前在广西北海举行的2024基石·渝皓杯全国青少年冬训邀请赛上,U10年龄段5到8名争夺赛北京踢球者VS沈阳奥飒启星,沈阳奥飒启星球员多次出现危险犯规,并多次有伤人动作。

  网络流传的视频中显示,沈阳奥飒启星主教练吴高俊(前中超辽宁队球员)在0比6落后时,指挥场上小球员踢人:“踢不着球能踢着人不?”“他再过你你就踢他!”

  青训教练为何在比赛中情绪失控表达过激言论?据北京踢球者球员家长表示:“对方教练特别大声,一直在说你不会踢球那就踢人,球员在教练反复指使下就开始照腿踢,踢了几次裁判都吹了,但只是判罚犯规和任意球,没有出黄牌和红牌。”

  另外一名家长的说法则是:“对方队员从背后直接抡腿,往腿上去踢,要说什么原因,一个就是我们的孩子上场过人比较多,对方教练可能觉得自己的孩子受侮辱了。还有就是比赛的时候出现了点球,我们让守门员去踢的点球。”

  综合视频情况和家长的反馈,因为双方实力差距过大,导致一方认为没有得到尊重,进而教练在比赛过程中发出过激指示,这应该是事件的全过程。

  一位长期从事小学青训工作的教练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不管是城市性还是全国性的小年龄段比赛,这种实力悬殊的情况的确不鲜见,“因 为小年龄段每支队伍的组队时间不一样,会造成很大差距。”

  但他强调,这绝不是教练员可以发出过激指示的理由。

  “我也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时我就引导自己小球员去思考对方为什么强,我们要先认识到自己的水平,让孩子全力以赴完成比赛内容,不管输赢和比分,只要是一场比一场好,孩子们就能够从输球中得到成长。”

  在业内人士看来,青少年比赛中的一些不和谐现象,和教练员、家长、裁判以及小球员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

  “像有些业余培训机构,对他们来说生源是最主要的,因此需要出成绩,如果很多家长都抱着很功利的心态,就会导致俱乐部教练为了给家长拿出成绩,而做出一些过激行为。”

  这位青训教练呼吁,家长要正确认知小孩子的天赋和能力,“不要强行和有天赋与条件的孩子比,也不要过于追求成绩,小孩子踢球还是应该以快乐为主,培养兴趣。”

  一位执法过本届赛事的裁判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沈阳这支球队我吹过他们前面一场比赛,当时两支沈阳球队交锋,教练员之间没有发生冲突,但这支队伍的家长有点冲动,还和对面的教练发生了冲突。”

  “不管是教练员还是家长,都需要保持冷静。作为裁判员也应该严格执法,小球员如果有故意犯规要口头警告或者出牌。”

  “这次北海的比赛里,有因为输得太多直接退赛的,也有输得很多但每场时间都要踢满的,这都没问题。有些地方比赛比较少,队伍不知道自己的实力,哪怕输了也要多踢一会儿,这样也能给孩子多一点锻炼的机会。”

  “也有教练看输得太多让我们提前结束比赛的,我觉得也行。但唯独视频里这种情况,是完全无法接受的。”

  目前,中国足协也已经关注到此事,并和俱乐部所在地方足协取得了联系,后续或将在经过调查后,给出处理意见。

  最近两年,中国足协对于青少年各项赛事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赛事和培训工作的落实,在青训俱乐部和小球员家长群体内也取得了很不错的反响。对于这次事件,中国足协方面也有些无奈。

  三年间,中国一直按照自己的既定节奏,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并没有片面、刻意追求经济增长的数值,在国内,着眼于供需、民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解决问题,于国际,是雪中送炭。

  关键的决胜盘,双方展开拉锯战,一直未能破发至第七局,经历了三次平分后,莱巴金娜回球出界,萨巴伦卡抓住机会实现破发,终于以6:4赢得比赛。

  2017年3月,盖茨来到中国,在北大进行了一场以“中国的未来:创新、慈善与全球领导力”为主题的演讲。他认为,在一些国家开始将关注点转向国内并从国际事务中抽身的时候,中国正加快步伐成为全球领导者。

  一通电话,带来了机会。“县里有个手套厂,您愿意去上班不?”电话那头,嘉祥县残联工作人员问。

  据中时新闻网报道,台“立法院”国民党团书记长李德维也批评表示,民进党当局用人仍旧不考量专业,仅考虑民进党内派系分配与平衡,整个“内阁”人事如同儿戏,“什么人都敢用”。李德维说,林右昌仅担任过30万余人口的基隆市长,没有“部会”负责人及民代经历,竟可担任“首席部长”;陈吉仲则有开放莱猪(含莱克多巴胺的美国猪肉)争议,还对蛋价与农渔产品无法输入大陆问题束手无策,薛瑞元护航“高端(台湾自产疫苗)”也受到质疑,两人表现竟“争议越大、官位越稳”。

  春节假期,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5%。上海线下和线上消费支付金额分别达到323亿元和198亿元。河南、天津等地重点监测零售企业销售额均有两位数的增长。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5.6亿元。应季服饰、美妆个护、汽车家电等升级商品销售持续增长,消费提质升级成为趋势。

黄伟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