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光伏产业 推动能源转型(国际视点)

来源: 海外网
2024-06-28 08:41:42

  “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脱碳’目标”

  “建设绿色、环保、可持续家园”“零碳排放,从我做起”“为了子孙后代,用好太阳能”……在慕尼黑会展中心,随处可见这样的宣传标语。不少展台以绿色、蓝色为主色调,有的展商直接用原木搭建展台突出环保主题。

  展会主办方之一、德国太阳能促进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库斯·埃尔泽塞尔表示,全球能源转型势不可挡,新能源行业充满活力。“参展商借助该平台分享最新技术和信息,将为各国能源转型贡献力量。”参与组织展会的弗莱堡经济、旅游和贸易展览公司首席执行官汉娜·伯姆表示:“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脱碳’目标。欧洲智慧能源展将来自世界各地的创新和专业企业、人才汇聚一堂,产生的灵感将推动我们迈向新世界。”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光伏、风能等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根据国际能源署数据,全球清洁能源整体投资近年来保持强劲增长,清洁能源与化石能源的投资比已达到1.7∶1,光伏领域投资在2023年首次超过石油生产投资。欧洲光伏产业协会发布的《2024—2028年全球太阳能市场展望》报告显示,2023年欧洲地区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达70.1吉瓦,比2021年增长了一倍多;同年,使用太阳能的欧洲家庭增加了近2100万户。欧洲光伏产业协会首席执行官沃尔博格·海姆斯贝格说:“光伏产业拥有广阔发展空间。”

  根据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最新发布的《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状况报告》,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536吉瓦,能源基础设施必须持续扩大、实现数字化转型并变得更有弹性,才能适应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需求。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执行董事拉纳·阿迪布说:“这需要跨部门和利益攸关方共同参与和长期合作,对电网基础设施和储能领域进行投资。”

  “为欧洲市场提供更多零碳解决方案”

  今年的展会上,中国企业在光伏发电领域的创新产品和技术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爱旭新能源公司展台前,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阴影遮挡发电对比实验。在高能灯泡照射下,两块光伏板产生的电能助推两个小喷泉的水柱不断喷涌。当左右两人各拿着近30厘米宽的光伏板横向推进遮挡时,右边的喷泉水流慢慢停止喷涌,而左边的不受影响继续喷涌。该企业零碳事业部副总经理韩蓄介绍,左边的光伏板具有独特的抗阴影遮挡性能,可有效解决组件在有树阴、灰尘、积雪等遮挡情况下发电量大幅降低的痛点。

  大恒能源展台,公司的主打产品——全面屏光伏组件正在进行现场演示:左右两块光伏板的上方有微细水流浇淋而下,左边的光伏板底部光滑没有边界,水流和杂物很快滴入下方水槽中;而右边的光伏板底部因为有几毫米宽的金属边框,导致积水和杂物的存留。公司中欧地区销售经理王瑞锋介绍,光伏产品需具备抵御极端气候和严酷环境的能力,为沙漠、戈壁、山地、海洋等特殊地区的大规模电站提供可靠保障。公司研发的全面屏光伏组件可以有效抵御雨雪侵袭,保障运行稳定,发电量增益在6%—15%。

  零碳目标下,全球市场对新能源应用的可靠性及适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储能作为构建新能源系统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技术,是零碳目标实施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本届展会上,中国企业带来了系列储能解决方案,旨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解决电网拥堵等光伏部署难题。

  欣旺达动力科技公司展台上,整齐码放的白色储能柜简洁大方,美观实用。公司国际营销部副总经理吕金麟介绍,此次欣旺达动力携2024新品“欣岳”625Ah超大储能电芯亮相欧洲智慧能源展,该型储能电芯具有能量密度高、使用周期长、长期使用成本低等优势。欣旺达动力是最早研发量产大容量储能电芯的厂家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工商业、家庭储能等领域。“公司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为欧洲市场提供更多零碳解决方案。”吕金麟说。

  “继续推动全球光伏产业发展”

  本届展会上,爱旭新能源公司与德国HDG科技公司正式签署采购合同,将为后者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的120兆瓦大型地面光伏电站项目提供效率超过23.9%的双面高效ABC组件。这是2024年德国在建的规模最大的地面光伏电站之一。预计光伏组件今年9月安装,明年上半年并网发电。TCL光伏科技与法国巴黎银行个人金融部举行签约仪式,开发支持可持续项目的创新消费金融产品,以满足不同家庭的多元化需求,让更多家庭能够用上清洁能源,参与到绿色能源革命中。

  中国在光伏等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成就也得到业界的普遍赞誉。埃尔泽塞尔说,每年在展会上都能见到来自中国光伏企业的创新成果。比如中国光伏制造商用更少的材料,制造出光电转换效率更高的光伏板,从而在同等装机容量下使用更少的安装空间。“中国光伏行业建立起一条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价值链,中国的先进制造商为欧洲光伏行业提供了创新动力。这对欧洲产业实现‘脱碳’至关重要。”

  英国能源智库EMBER发布的《2024年全球电力评论》指出,2023年,得益于光伏和风力发电的增长,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首次超过30%,中国贡献了全球新增光伏发电量的51%和全球新增风力发电量的60%。“全球光伏发电量创纪录增长,在很大程度上由中国推动。”欧洲光伏产业协会在《2024—2028年全球太阳能市场展望》报告中指出,中国新能源市场充满活力,为全球光伏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如果不是中国大力投资光伏产业,该行业的增长速度会明显减缓。”

  全球太阳能理事会首席执行官索尼娅·邓洛普表示:“中国将继续推动全球光伏产业发展。”她呼吁国际社会齐心协力,为光伏产业发展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 以推动能源转型,实现全球气候目标。

  袁枚《随园食单》“水饺”一项记录了以下的说法:“包肉为饺,以水煮之,京师谓之扁食,元旦则曰子孙。”“扁食”还好说,“饽饽”也是饺子的别称,这几乎从未听说过。

  刚开始排演这个小品,与赵丽蓉搭档的是一位名气不大的演员。距离春晚开播还差半个月的时候,有一位老艺术家说,老太太表演太厉害了,她“吃人”,就是根本看不到另一个人了。石林便临时找来侯耀文搭档,成就了春晚上的这一经典作品。

  他说,要坚持安全第一,精心组织调度,全力做好运力保障、运营安全、疫情防控、优质服务工作,让群众安全便捷、温馨美好出行。要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科学高效管理,创新经营模式,增加企业效益,不断提升保通保畅能力。要认真倾听群众反映和诉求,持续加强和改进工作,回应好民生期盼,让群众真正看到变化、见到行动、实实在在受益。

  据中国网,1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春节期间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总的来看,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医疗救治平稳有序,日常的诊疗服务在逐步恢复。首先,各省已经度过了三个高峰,就是发热门诊高峰、急诊高峰和重症患者高峰都已经度过。全国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在2022年12月23日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到1月17日较峰值下降了94%,已经回落到12月7日前的水平。全国急诊就诊人数在2023年1月2日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1月17日较峰值下降了44%。全国在院的阳性重症患者人数是在1月5日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1月17日较峰值数量下降了44.3%。

  谁搞霸权主义,中国一定会表示异议。但如果有些纷争有着其自身的历史经纬和现实的大国博弈,则中国的态度一定是劝谈、劝和。而如果愿意与中国真诚合作,那就不妨坦诚相待,别总是藏着掖着……

  <strong>七是加快系统应急保障和调节能力建设。</strong>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持续推进煤电“三改联动”及支撑性调节性煤电的建设,提升系统应急保障和调峰能力。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及改造,因地制宜建设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推动已开工的项目尽快投产运行。加快确立抽水蓄能电站独立市场主体地位,推动电站平等参与电力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及辅助服务市场交易。推进多元化储能技术研发与应用,优化储能布局场景,推动独立储能发挥调节作用。

赵文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