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端午” 国风新韵点燃“假日经济”

来源: 中华网
2024-06-12 09:09:57

  到古镇、园林沉浸式感受民俗风情,去文博场馆体验“端午奇妙游”,在剧院、艺术中心领略“诗意端午”之美……今年端午佳节期间,国风引领消费新趋势,“假日经济”不断升温,折射出我国消费市场的活力与潜力。

  据在线平台数据显示,端午假期文旅预订单量同比增长接近70%,“国潮端午”成为假期出游主题。观演出、品民俗、享美食、游美景,依托着中华文明的丰厚底蕴,各地文旅精品不断“上新”,极大丰富了游客的出行体验。

  端午佳节,蕴含着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民俗体验游受到游客的格外欢迎。包粽子、赛龙舟、插艾草,这些传统的端午习俗在当下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生命力,点燃了民众的消费热情。“屈原故里”湖北宜昌、“龙舟之乡”广东东莞等民俗小城成为了端午假期体验传统文化的理想目的地。船桨舞动,水花四溅,锣鼓阵阵……龙舟健儿奋楫争先,吸引着游客呐喊助威、拍照“打卡”。

广东佛山叠滘赛龙舟现场图。受访者供图

广东佛山叠滘赛龙舟现场图。受访者供图

  “第一次看‘龙舟漂移’,现场太震撼了!”从北京前往广东佛山叠滘观看赛龙舟 的张先生告诉记者,这次端午节过得很有“仪式感”,“观看赛龙舟的游客来自全国各地,小小村落异常热闹,不论是孩子还是老人,大家都沉浸在赛事中。飞舟竞渡勇争先,这次真的体验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个端午佳节,“国风集市”、“新中式”旅行绘就端午消费新图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文旅产品的创新为节日赋予新活力,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引擎”。

  在北京,国潮主题餐厅、园林茶馆点茶等“新中式”活动备受欢迎,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新时尚;在苏州狮山,融传统民俗与现代文创于一体的端午市集吸引游客纷纷前来“打卡”,身着汉服投壶、射箭、做香囊;在浙江杭州,端午游园会现场热闹非凡,游客仿佛“穿越”回宋代,沉浸式体验宋代的民俗风情与街市繁华。

  不仅旅游火爆,文化各领域消费需求在端午节假日得到集中释放,舞剧、演唱会、音乐节等文化活动同样热度不减。在国家大剧院、北京艺术中心,“端午雅集”系列演出拉开序幕,“游夏赏舞”“聆赏天籁”“国粹意趣”“曲艺共话”为观众奉上端午“文化大餐”;长城主题大型情景剧《梦华·长城》,以互动式表演结合高科技呈现方式,带领观众领略长城文化,在“长城脚下品非遗”。

  业内人士认为,国风、国潮与传统节日的结合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非遗民俗、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群众文化生活,为人们提供更多心灵滋养与精神力量,也为“假日经济”创造了新的增长空间。端午小长假作为暑期出游高峰的开端,将助推消费场景推陈出新,为各地文旅打好暑期旺季“前哨”。(人民网)

  旅客的出行热情推高部分航线机票价格。去年12月以来,国内机票平均支付价格呈V字形。12月初处于高位,13日至18日价格较低,一些旅客在此期间抢到了低价票。自19日以来,元旦出行的机票平均支付价格逐日增长,飞往三亚的机票平均支付价格超过千元。昆明、长沙、郑州、重庆、大连等城市的机票平均支付价格在500元以下,出行相对便宜。

  迟骋是两周前感染的,休息了3天,退烧后就开始上班,同事发现他3周瘦了近20斤。在急诊室如此小的区域内,他每天差不多走10公里。

  从玉米到红枣,从鸡蛋到生猪,从饲料到尿素……“保险+期货”项目覆盖品种数量不断增多。中国期货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4月30日,“保险+期货”共为15个涉农品种提供风险保障,涉及现货数量896.18万吨、承保货值421.98亿元。从分散试点到县域覆盖,项目试点的区域越来越广,截至2022年4月30日,“保险+期货”项目已覆盖31个省份的244个地级市、703个县,覆盖农户163.77万户次、农民专业合作社975个、家庭农场682个,其他涉农企业970个。

  “通过此类收购,有助于扩充核心资产。尤其是在有配套资金募集的情况下,此类收购的难度会明显降低。”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

  直接受益者是低收入劳动者。中国劳动学会特约研究员苏海南对中新财经表示,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对保障和改善低收入工薪劳动者及其赡养人口的基本生活非常重要,同时也会带动其他岗位工资水平、加班工资计算基数等提高。

  据介绍,芜湖长江路高架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是连接商(丘)合(肥)杭(州)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公路桥并向南北两向延伸的接线工程。高架主线桥在天门山路北侧起桥,上跨天门山路后以高架形式向南延伸,落地后与已建长江路衔接,全长约3.6km。桥型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钢箱梁,全线钢箱梁10联、现浇梁28联,主线桥宽度17.5—29.25m,匝道标准宽度8.5m。高架主线设计时速60km/h,地面道路设计时速50km/h。

吴怡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