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千余公里边境线:森林莽莽草原茫茫,尽是护边人

来源: 红星新闻
2024-06-30 20:29:08

免费草逼软件下载「どうしてそんなにはっきり覚えてるの」  <strong>第三日感受:渐渐恢复生机</strong>10pi5s-HnwRtuPyK0VWL4kQKNcvJx-呼伦贝尔千余公里边境线:森林莽莽草原茫茫,尽是护边人

  中新网呼伦贝尔6月29日电 题:呼伦贝尔千余公里边境线:森林莽莽草原茫茫,尽是护边人

  作者奥蓝

  夏日的呼伦贝尔草原生机盎然。清晨5点,新巴尔虎右旗阿日哈沙特镇白音乌拉嘎查牧民阿拉坦苏和就起床了,他一边赶着牛羊出门,一边观察着周围的情况。他家草场距离最近的中蒙边境线只有500米。

  200余公里外的新巴尔虎左旗嵯岗镇,临近中俄边境。牧民础鲁一般会在6点出门巡边,他守护的是74号界碑。

  础鲁的父亲、爷爷都是护边员,他14岁就跟着家人一起巡边了。去年国庆节时,他和女儿高举国旗骑马巡边的小视频在自媒体上火了。

  再沿边境线向北400余公里,是额尔古纳市蒙兀室韦苏木。这里也是中俄边境,边民唱贵生也是一名护边员。

  边境前沿观察员、信息员、预警员是他给自己的3个定位。他养了数十匹马,新建的民宿也计划近期开业,每天忙得脚不沾地。“最近我们每周还要组织两次夜间巡逻,主要看边境设施有没有破坏......”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边境线总长1733.32公里,边境管理区总面积8.9万平方公里,是全国少有的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区和边境大市。这里流传着一句话:莫道关山阻且远,万里尽是护边人。

  连日来,跟随当地边民脚步,中新网记者丈量了这条千余公里的边境线。这里,既有茫茫草原,也有莽莽森林,还有流淌不息的界河额尔古纳。这里,每一位边民都把巡边护边刻进日常。他们走路不忘观察,放牧不忘巡逻,如有异常及时向边境派出所提供情况线索。他们中,有在边疆生活了一辈子的牧民阿妈,有做中俄边境旅游的民众,还有返乡建起现代化牧场的“牧二代”……

  新巴尔虎右旗是一个以畜牧业为生产主体的边境旗县,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驻扎着1.7万牧户。新巴尔虎右旗副旗长韩永利告诉记者:“驻边疆,守边疆,富边疆,每个人都在为祖国站岗。”

  奥洛契庄园是呼伦贝尔唯一一座田园综合体旅游项目,地处额尔古纳市,背靠大兴安岭,面对额尔古纳河,远眺可以看到对岸俄罗斯的小村庄。

  庄园负责人李孟德是华俄后裔,也是一名护边员。夏天是这里的旅游旺季,游客很多,大家日常的生活生产就是在守边固边,维护景区秩序、制止游客飞无人机、规劝违法行为等;冬天庄园歇业时,他们也会时不时回来沿边境线走一走,管护边境铁丝网,看有无异常。

  “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疆。”这是陈巴尔虎边境管理大队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口头禅。这支成立于1980年的队伍,辖区内206.7公里的边境线全为界河。工作人员刘红艳告诉记者,这里现在共有150名护边员,他们在配合边境派出所完成定点巡边护边、法律宣传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里是多民族融合的辖区,我们给所有牧民都发了警民联系卡,大家都像一家人。”王峰智从警23年,所在的陈巴尔虎边境管理大队八大关边境派出所负责86.49公里边境线。他感慨说,社会在发展,巡边手段也在进步。“‘人防+物防+技防’是标配,每座草原110哨所信号塔上都有摄像头和热成像仪。”

  “我们是扎根边疆的第三代,我们的 孩子是第四代。”础鲁告诉记者,女儿特别崇拜他。“她说,像爸爸一样,不好吗?在边境生活富足,而且还守卫边疆,很厉害。”(完)

  21日至25日(除夕至初四),黑龙江省大部将出现严寒天气,北部地区最低气温-38℃至-36℃,大兴安岭、黑河、伊春局地-44℃至-42℃,接近历史同期极值;南部地区23日至25日(初二至初四)最低气温-36℃至-32℃,部分市县将达到或低于历史同期极值。26日至27日(初五至初六)气温有所回升,全省大部最低气温回升幅度4℃至6℃。

  在旅客候检区,执勤二队民警侯志泽在入境客流中来回穿梭。当旅客密集时,他引导旅客分流走入相应的查验通道。遇到行动不便的人,他第一时间上前给予帮助,为其提供便利。外国人入境要填写入境登记卡,有的人年纪大视力不好,或者手抖写不了字,侯志泽就会帮助他们填写身份信息。

  新华社北京1月19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19日到中日友好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调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工作,看望慰问一线医务人员,转达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对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心关爱和新春祝福。她指出,疫情发生三年来,1398万医务人员始终坚守在抗疫最前线,长时间高强度、超负荷工作,以医者仁心、精湛医术护佑每一个生命。近期全国整体疫情已处于较低位流行水平,防控工作转段平稳有序,医疗救治成效明显,在院重症患者数量稳步下降,但救治任务仍然较重。希望广大医务人员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弘扬和传承好在抗疫中锤炼的新时代医者精神,为保障人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再立新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