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眼镜之乡”出口忙:“企业今年订单已排满”

来源: 千龙网
2024-06-28 15:32:51

  中新网台州6月27日电(傅飞扬 王媛媛)连日来,走进位于浙江台州临海杜桥镇的浙江展生眼镜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注塑、镀膜、装配等各条生产线开足马力,一批批通过检验的太阳镜陆续装车,准备发往海外。

  “我们2006年开始接外贸订单,如今产品销往俄罗斯、韩国、保加利亚、印度、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公司每年都会投入资金进行新产品开发和设计,推出几百个款式供客户挑选。”该公司业务部负责人李娇娇受访时表示,今年企业的订单已全部 排满,而客户还在追加订单。

  台州是中国各类眼镜产品的主要生产、销售(电商)基地,该市共有生产各类眼镜企业1800余家,年产值超120亿元,已发展成为机制灵活、产业关联度大、专业分工明确、颇具规模的外向型特色产业,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中国眼镜出口基地”“中国眼镜之乡”等美誉。

  据台州海关最新消息,今年1月至5月,台州眼镜及配件出口额达5.03亿元,同比增长4.83%。其中,台州眼镜行业对RCEP其他成员国出口1.17亿元,同比增长1.24倍;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2.22亿元,同比增长11.33%。

  “台州眼镜企业走向世界的步子可以迈得更大。”台州市眼镜行业协会会长周伯盖坦言,目前当地眼镜企业的外贸订单大多来自温州的外贸公司,工贸一体化的企业仍是少数。

  在此背景下,为助力眼镜产业高质量发展,台州海关面向辖区眼镜进出口企业开展广泛调研,安排专人对接企业提前掌握出口计划,特别针对出口定制眼镜开辟“绿色窗口”,采取预约通关等便利措施,缩短眼镜类产品出口通关时长。

  同时,台州海关积极面向出口眼镜企业宣贯RCEP原产地规则和关税减让政策,指导企业充分利用政策优惠开拓市场、布局产业,降低生产销售成本。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广原产地证书智能审核、无纸化申报等改革措施,助力企业积极融入RCEP大市场,切实增强国际竞争力。”台州海关驻临海办事处综合科副科长于倜说。(完)

  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12月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经乌鲁木齐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综合研判认为,目前,乌鲁木齐市完全具备实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条件,可由应急防控阶段逐步转入常态化防控阶段。进出居民小区,进入各类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不再查验核酸报告。

  其次,中新经纬记者注意到,就核酸检测而言,国家明确要求,各检测实验室在日常检测工作中,严格按照实验室的运行要求规范操作,定期开展室间质量评价,落实落细操作规范,严把核酸检测的质量关。

  在与叠彩园小区一路之隔的逸景翠园小区,也有业主向记者表示, 12月2日,物业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在业主群发布通知,告知业主们该小区东片区除病例所在的楼层外,其他住户恢复正常生活状态。

  摩根士丹利策略分析师Andrew Sheets认为,不排除年底对冲基金借助美联储加息预期放缓的机会,纷纷对美元多头获利了结,但这都将支持全球资本转而买涨非美货币。

  近一段时期以来,乌鲁木齐市的疫情防控攻坚战备受关注。随着乌鲁木齐市的加入,北京、上海、山东、江西以及深圳、重庆、成都、武汉、杭州、昆明等十多个省份和重点城市,都开始实施新的疫情防控政策。

  邓仲良也从政策层面分析认为县城将成为回流农民工的最重要载体。“政策层面一直反馈的信息是,要加大县域经济发展,推动农民工就近就业。背后的考量是,大体量农民工客观上无法在主要大城市落户,回到户籍地的省会城市也会受落户门槛、房价等限制,农民工户籍地周边的县城不仅是大城市功能区的延伸,而且也是连接农村地区的枢纽,因此无论是产业支撑就业能力,还是公共服务发展,县城都具有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规模也是不断扩大的,县城可以成为大体量农民工的就业载体。”

吴雅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