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未来有信心!”——来自积石山震区一线的声音

来源: 学习网
2024-06-03 05:22:08

  作者:光明日报前方报道组

  2023年的最后一天,村民马继得在位于甘肃省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寺广场的一间板房里,贴上了一幅画。画里有灯笼、鞭炮和五星红旗,以及用彩笔一笔一画涂上的一行大字——“你好,2024”。

  这是马继得6岁的女儿刚画的画。“为什么会画上一面国旗?”记者问。

  “因为前几天,好多叔叔来帮我们搭建房子。房子搭好后,我赶紧过去看,发现 上面插着一面国旗。”她说。

  旁边,马继得捧着手机认真收看习近平主席发表新年贺词。他有些激动:“贺词里说‘大家记住了一年的不易,也对未来充满信心’。是的,我们对未来有信心!”

  信心,来自哪里?

  “党和政府的关怀,让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地震发生后,从无家可归到住进帐篷,再到搬进活动板房,生活一天天在变好。政府和各界爱心人士给我们提供了被褥、炉子、煤、米、面、油等生活物资,让我们温暖过冬有了保障。新的一年,我可以安心去外面找工作,多挣点钱,咱们自己也得动起来!”马继得说,眼中带着憧憬。

  走出马继得家,记者看到板房外面的墙上贴着一张《关于全面复工复产的倡议书》。倡议书写道:“风雪摧积石,太子山、雷积峰依然屹立……从我做起、尽己所能、奉己之力,靠自己的勤劳双手,用自己的辛勤付出,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同样是这天晚上,大河家镇大河家村村民沙梦龙正在板房里与家人一起吃火锅。锅里升腾起的热气,让屋里更加暖和。

  “这次地震救援真的体现了中国力量、中国速度!”见到记者,沙梦龙不停感叹。地震发生后,一位姓胡的解放军战士将沙梦龙86岁的爷爷从废墟中背了出来,又送到县里的医院。

  “前几天,爷爷已经康复出院。人在,一切都在!新的一年肯定会更好!”沙梦龙说。这位经营着一家腰刀店的年轻人相信,等灾区完成重建后,旅游市场会更加火热,来店里的顾客会更多。

  与沙梦龙一样,积石山县胡林家学区尕何家小学教师马贤才,仍记得地震刚发生时的场景。“武警官兵、消防指战员、专业救援队伍、社会爱心人士很快都来了,大家万众一心、团结一致支援、帮助我们,给了我们强大的信心和底气!”他说,2024年,孩子们可以搬到新修建的学校,“大家都很期待那一刻”。

  在大河家镇的一个安置点,记者遇到了共青团积石山县委书记马婧,她正忙着和志愿者一道入户走访。马婧说:“地震发生后,我们组建了青年突击队和青年志愿服务队,招募了900多名积石山本地的志愿者。大家在物资转运点卸货,在高速路口给外地的大车司机指路,在安置点带着孩子们学习……我们看到了青年人的责任担当。”

  司马淑霞就是一位本地志愿者。“地震刚发生时,大家都很慌张。后来,看到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来到积石山,我们的心很快安定下来。”她告诉记者,自己之所以加入志愿者队伍,就是希望能为灾后重建出一份力。

  正在灾区一线忙碌的兰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兰剑突击队队员牛明伟,晚上特意上网收看了新年贺词,备受鼓舞。过去的十多天里,他与同事们忙着为“生命线”保通保畅。“看到群众生活逐渐重回正轨,我们干劲儿更足了。”他说。

  度过了一个难忘的跨年之夜,石塬镇沈家坪村的村民们在新年的第一天,举办了一场热火朝天的篮球赛。一大早,正在读高二的石子伟和小伙伴们一起,在篮球场边做起了志愿者。

  “地震之前村里经常有人打篮球,现在看到大家在球场上这么放松,感觉以前的生活又回来了!”石子伟和记者分享她的感受。

  此时,阳光明媚,篮球正向篮筐飞去。

  (前方报道组成员:陈海波、章正、刘宇航、宋喜群、王冰雅)

  (光明日报)

  2001年,65岁的黄令仪已经进入退休生活,但她的志向还没有实现。此时,中科院胡伟武教授等人向全国发出了打造中国芯的集结令。他们亲自找到黄令仪,邀请她一起搞芯片。

  为解决这个问题,王印又设计了辅助工具,先在凸起处靠中心的位置手动瞄点,用电烙铁烙个小孔,再用不同粗细的钻头逐渐将小孔扩大。后来,他还专门开发了打孔器,只要几秒钟就可以打一个标准的中心孔。

  王印的抖音短视频里,记录着他们经历过的不少失败,这些火箭有的飞不高,有的飞歪了,有的过早分离或分离不了,还有的不开伞,或是直接掉下来摔坏了。发射有时在白天,有时天已黑了下来,地点大多选在学校的操场上,操场仅有二三百米长,不足标准的运动场大小,好几次实验,水火箭都飞出了学校。

  “作为单位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责任人,我经常和大家讲,要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在首位,要算好廉政这笔账,但自己却犯下了这样不可饶恕的罪行。”闫学会的忏悔,已无法弥补此前的过错。作为单位的“一把手”,闫学会在工作中丧失理想信念,违反党纪国法,但她在工作生活中的另一些行为,更是令人瞠目结舌。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李亮认为,基础研究中有一类,短期内看不到任何未来的应用场景,比如寻找质量的来源或正反物质不对称起源,这些问题是关乎宇宙发展和演化的终极问题,不能用简单需求去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周向宇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目前过于强调“自由探索和需求导向”的二分法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误解:自由探索型的基础研究是漫无目的的,实际上,其目的是构建新的科学知识体系。

  他一共收到了80多名小学生的报名。王印本打算招一个班,结果报了四个班的人数。制作水火箭的报名门槛是三年级以上,也有不少一二年级的孩子找到他说想学,王印不想挫伤孩子们的热情,他先评估学生的动手能力,适当放宽入门的标准,分成四个班开课。

杨佳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