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广西医生六度援非:书写“大爱无疆”厚植中非友谊

来源: 能源网
2024-06-30 16:21:24

  中新网南宁6月28日电 (记者 黄艳梅)“从1990年10月到2013年11月,我参加了六届援非工作。援非十余年里,虽然生活工作非常艰苦,但我也收获了与受援国当地民众的深厚情谊。我很高兴利用我所学到的医学知识为受援国民众服务。”“时代楷模”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医生乔世辉28日说。

  “时代楷模”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先进事迹报告会暨广西援科摩罗中国医疗队派遣30周年纪念会当日在南宁举行,乔世辉等多位援外医生在会上分享了自己的援外医疗工作经历和感人事迹。

  乔世辉连续六次参与了对尼日尔和科摩罗的援外医疗工作。在援外医疗生涯中,乔世辉不幸多次感染疟疾,但他始终坚守岗位,以坚定的意志和专业的医学知识,克服了种种困难,被当地民众亲切地称为“中国兄弟”。他两度荣获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获“第四届中非友好贡献奖”等。

  “回想起参与援外医疗工作的日日夜夜,那些画面仍历历在目。每一次困难面前,我们整个 团队群策群力、相互学习、相互支持。正是这种团结一心、患难与共的精神,让我们的援外医疗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广西防城港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陈志斌说。

  陈志斌是第20批、21批援尼日尔中国医疗队队员。援非3年来,他与受援医院尼日尔综合医院的医生一起诊疗神经外科病人2600余例,独立及指导、协助尼方医生成功完成各种神经外科手术324例,手术病人均康复出院,获得了受援国医务人员及患者的广泛好评。

  长期以来,非洲地区高危孕产妇的救治能力相对不足。中国医疗队的到来,显著提升了当地的妇产科医疗救治水平。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医生黄伟容说,中国医疗队员不畏艰苦,充分利用当地现有条件,认真履职,传播友谊。医疗队努力培训当地医务人员,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向发展中国家派遣医疗队是中国国际合作和对外交往的一块金字招牌。截至目前,广西共向尼日尔和科摩罗两个非洲国家派遣援外医疗队共40批次928人次,其中援尼日尔医疗队共24批次756人次,援科摩罗医疗队共16批次172人次。广西不断探索创新对外医疗援助模式,提升医疗援助效果,切实增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完)

  龙头企业是渔业科技的应用主体。江西省芦溪县大力实施现代渔业示范区项目,着力以渔业龙头企业为链主,打造水产养殖基地,特色水产养殖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该县在苗种、饲料、养殖、加工等环节培育一批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发展现代水产业,并延长产业链,铺就了特色产业富民路。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养殖户”,引导农户发展高价值品种养殖。同时,推广先进渔机渔具、节能减排技术等,引进专业养殖企业从事黄颡鱼养殖,产品全部出口韩国。

  不过,业内普遍认为白酒行业修复尚需时日。“今年春节期间白酒消费会有明显提升,但受到经销商库存压力较高影响,市场或仍以消化库存为主。”酒业人士、武汉京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肖竹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在璧山区七塘镇建设村1万多亩的菜地里,菜农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村民何龙和妻子正拿着铲子采摘上海青。收割、叠整、装筐一气呵成。37岁的何龙从事蔬菜种植已有10来年,现在是当地有名的种菜大户。在他家150多亩的蔬菜基地里,种植了冬苋菜、水白菜、白萝卜等10多种蔬菜。

  为了帮助陈某修复亲情纽带,童亮和监区民警深入偏远山区,寻找陈某家人并开展化解工作。一次次拨打电话、一次次实地走访,经过3年多的努力,民警们终于做通了其父母的工作,拍摄了谅解视频。看到视频时,陈某也有了改变:“现在我又有了重生的希望,我要改造、赎罪!”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2022年12月,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完善工业用地供应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通知》,从供应方式、供应程序、明晰权能、地价措施、用途转换和履约监管六个方面,对工业用地供应政策进行了完善和创新,进一步降低工业用地成本,强化土地要素保障,释放市场活力,提升土地要素配置效率。

  伍先江说:“各地公安机关的治安实践,顺应了社会信息化条件下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科技手段对公安工作和基层社会治理提出的新要求新趋势,体现了公安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方向。”

冯妤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