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水塔”青海:生态环境状况持续稳定向好

来源: 腾讯新闻
2024-06-13 11:16:21

  中新网西宁6月12日电 (刘红 孙睿)青海省生态环境厅12日对外表示,“中华水塔”青海省生态环境状况持续稳定向好。

  地处世界屋脊的青海省,平均海拔4058米,是长江、黄河、澜 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北部横亘青、甘两省“生命之源”祁连山,东北部是中国内陆最大咸水湖青海湖,西部是中国“聚宝盆”

  据介绍,近年来,青海省聚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在较高水平上的改善。

  2023年,青海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6.6%,PM2.5平均浓度为18.7微克/立方米。35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100%,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0。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分别为100%、99.56%,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94.8%,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19.9%。生态环境总体安全,未发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和辐射安全事故。

  近年来,青海省全力推动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截至目前,5项典型案例整改和1192件信访举报件办理已取得明显进展。从严从实抓好第一、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2021年黄河警示片9项问题已完成整改,2022年警示片11项问题整改完成9项。省级例行督察问题整改完成率为82%。两轮黄河“体检”整改完成率分别为89%、67%。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发现问题全部完成整改。

  同时,青海省制定实施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总体规划,发布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祁连山国家公园设园在即,协同推进青海湖国家公园与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创建。并制定实施巩固提升青海生态环境保护成效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深入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美丽青海建设。成功申报湟水流域山水工程项目;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双下降”;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持续增加。(完)

  新增的6种蛛形动物特有物种包括官山指蛛、偏岩屋叉蛛、阴条岭垣蛛、巫溪小类球蛛、阴条岭小类球蛛5种蜘蛛目物种和巫溪申盲蛛1种盲蛛目物种。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强震已致土耳其、叙利亚两国上万人遇难。能否介绍目前最新的中方参与救援情况?有没有新的关于中国公民伤亡的信息?如何确保当地中国公民的安全?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2月9日电(韦香惠)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有关情况。

  新华社洛杉矶2月8日电(记者黄恒)美国媒体和娱乐业巨头华特迪士尼公司(简称迪士尼公司)8日宣布,作为其成本削减和战略重组计划的一部分,该公司将在全球裁员7000人,约占其员工总数的3%。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2月9日电 据四川省资中县公安局官方微信消息,资中县公安局9日发布警情通报称,死者曹某英符合生前溺水死亡特征,排除他杀。此前,18岁女生曹某英离开学校后失联一个月,引发社会关注,2月7日,她的遗体在沱江水域被发现。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9日报道,俄罗斯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代表加季洛夫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俄罗斯和俄方专家正在承受被排挤出国际合作的压力。

李育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