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加速绿色变革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2024-06-03 14:51:20

  中国纺织行业以满足全国人民基本物质生活需要为起点,历经市场化改革与国际化竞争淬炼,逐步发展形成了全世界最为完备的产业体系,纤维加工总量及出口总额长期稳居全球首位,在国际纺织产业链分工和供应链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纤维加工总量达到5800万吨,占世界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化纤产量占世界的70%以上。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温室气体排放自2000年起随着行业快速发展逐步上升,而后进入平稳期。根据行业能源消费数据计算,2020年,全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2.09亿吨。从排放来源看,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于上游的材料制造加工端,包括纺织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占比低于10%。

  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温室气体年排放量约2.3亿吨。行业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量的2%,占全国工业碳排放量的2.8%。

  “纺织工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环境敏感型产业,推动纺织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对于培育新质生产力,落实双碳战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大意义。”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郑艳日前在北京举行的“2024气候创新·时尚峰会”上表示。

  “纺织行业的绿色发展已成气候。”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说,2021年,启动“时尚气候创新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一大批领军企业、优势集群推进落实减碳工作,共同为实现零碳产业的宏大愿景而努力。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行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一体发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卓有成效。

  “十三五”以来,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在节能节水、污染防治、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目前部分纺织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工艺。

  “目前,纺织企业尚未完全摆脱高能耗、高排放的现状。为了降低纺织行业的碳排放,应从纺织纤维原料、分销消费过程、生产加工过程和废弃纺织品处理等方面着手,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现代纺织产业体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说 。

  徐卫林表示,绿色低碳涉及纤维、纺纱和织造等纺织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发展新型绿色纤维材料,可以实现化学纤维原料逐步摆脱对石油的过度依赖,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我们需要大力推动纺织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提出,同时推进重大低碳技术、工艺、装备改造应用,以技术工艺革新、生产流程再造促进纺织行业减碳降碳。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近年来,该局利用电子营业执照方便、安全、易用的特点,大力推广电子营业执照跨场景、跨区域广泛应用,致力于将电子营业执照打造成市场主体身份验证基础设施、全场景电子政务服务通行证和电子证照信息集成化展示查询平台。

  规范预制菜生产许可审查在规范、便利预制菜企业生产经营,提升预制菜新品落地速度的同时,也将加速行业规范化进程,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个造型复杂、名为“福寿延年”的花馍更是吸引大家纷纷驻足观看。该花馍创作者王亚辉是来自该县箕山镇裴庄村的村民,她介绍,“这个花馍寓意着富贵长寿,最上方是老寿星造型,鲤鱼、牡丹花、玫瑰花都象征着美好,仙桃是长寿的象征,下面的几个葫芦是‘福禄’谐音,这红红绿绿的颜色全都是用火龙果汁儿、菠菜汁儿和的面”。

  围绕保持投资稳定增长,提出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加快项目推进实施、盘活存量资产资源、稳定房地产领域投资等5条政策措施。比如,在招商引资方面,提出对湘商企业总部回归给予奖励;在项目要素保障方面,提出设立总量1500亿元的第三轮“三高四新”融资专项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在稳定房地产投资方面,提出用足用好保交楼专项借款和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等政策工具,支持房地产项目建设。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邀请<strong>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滕建群、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刘卫东、吉林大学匡亚明学者英才教授王生</strong>,对美国和北约官员亚洲行及亚太地区安全局势,展开深入解读。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放眼神州,人们又忙碌了起来:车站大屏,列车发车的间隔短了;餐厅门口,取号等座的队伍长了;田间地头,往返劳作的脚印密了;工厂车间,机器轰鸣的声音高了……

吴进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