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持续发力人工智能产业

来源: 网易网
2024-06-20 11:05:24

  中新网成都6月19日电 (单鹏)“大模型是人工智能竞争的关键,未来我们将在制造、医疗、金融、交通、文娱、科研、城市治理、商务等领域,集中力量每个领域遴选支持1至2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大模型,遴选大模型应用标杆项目超过50个。”19日,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机关党委书记丁琴在成都表示。

  19日下午,“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会上重点解读了《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下称《行动计划》)、《成都市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称“算法10条”)及其实施细则。

  自2021年以来,成都先后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大力推进产业建圈强链。经过三年培育,已基本实现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产业链全覆盖,奠定良好发展基础。2023年,成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780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40%,拥有企业近900家,产业竞争力稳居中西部第一。

  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成都制定了《行动计划》以及“算法10条”,构建从顶层设计到政策惠企的系统性工作体系。《行动计划》明确到2026年,成都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预计达到17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万亿元;聚焦“大创新、大算力、大数据、大培育、大场景、大要素”。“算法10条”支持从理论算法研发到产业应用转化全环节发展,包含促进算法发展、推动能级提升、构建产业生态三部分10条措施,政策预计7月开始申报。

  丁琴表示,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行动计划》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数据要素、龙头企业、金融支撑、能源保障等产业发展难点、堵点,精准提出应对措施、突破发展瓶颈;瞄准场景需求,将引导市场主体打造一批特色应用场景,多措并举推动构建面向市场需求的产业应用生态。

  成都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旭表示,成都全力推进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支持垂直大模型研发,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在人工智能芯片、算力服务、智能语音、机器人、智慧城市等领域加快突破。下一步,成都市科技局将大力推进人工智能领域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布局建设人工智能赋能中心;采取“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方式,支持人工智能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经过近10年的发展,四川天府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初具雏形。四川天府新区新经济局局长刘杰表示,该区正以成都科创生态岛为主阵地,加快发展人工智能、高端软件等主导产业,聚集一批算力、算法、核心零部件和机器人整机企业;成立专项基金,重点支持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 、智能芯片等产业链关键领域。

  成都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约468亿元,占成都60%以上。成都高新区数字经济局局长郭宫达称,目前,成都高新区制定了《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关于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提出支持企业租用本地算力,购买本地基座大模型服务,每年将发放1亿元算力券和1亿元模型券;支持企业研发性能优秀的通用大模型和专用模型,分别最高可补贴3000万元和300万元。人形机器人方面,对机器人重大产业化项目给予最高1亿元补贴。他表示,成都高新区将围绕算力基础设施、AI硬件、AI大模型、创新平台、应用场景、关键要素六个方面开展攻坚突破。(完)

  记者穿着厚羽绒服还冻得直跺脚,忙着摆弄设备的何先生,反而兴奋地说:“今晚不知能不能拍到火星的冰盖。北京一刮风空气就特透亮,有人还在阳台拍过深空(天体)呢。”

  北京天文馆第一任馆长陈遵妫在《中国天文学史》中写道:“世界文化的起源,没有不和天文相关联的;世界科学的发达,没有不借天文学来推进的。”

  第七条 国务院林业草原、渔业主管部门分别主管全国陆生、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其中对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进行了系统部署。

  更多人看见了作为健身教练的刘畊宏,就这样,他的直播间数据开始了梦幻般增长。

  <strong>多因素支撑人民币明年走强</strong>

李珮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