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南昌探索“渔光互补”模式 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来源: 奥一网
2024-06-07 21:06:26

  中新网南昌6月7日电 (卢梦梦 鄢飞飞)初夏时节,走进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松湖镇三埂村,在国家能源集团松湖20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现场,只见距离水面3米处,超过28万块单晶硅光伏板整齐排列,形成一片“光伏海”,场面十分壮观。

  据了解,为推动节能减排和绿色清洁能源发展,南昌市新建区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引入“渔光互补”项目落地在松湖镇三埂村。该项目探索采用“一地两用”模式,在实现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情况下,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增收,为乡村振兴赋能。

  水上发电,水下养鱼。“渔光互补”是指将水产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养殖设施上方架设光伏板发电 ,在光伏板下方水域开展水产养殖活动的渔业模式,具有水上持续产出清洁能源,水下产出优质水产品,清洁、低碳、高效的特点,为水产养殖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今年以来,我们累计投资约2亿元同步推进项目一期和二期建设。项目完工后,我们将和当地的农户签订协议,将水面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返租给他们进行有机养殖,实现‘渔光互补’的绿色发展模式。”国家能源集团松湖20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经理叶卫星说,光伏板的布置不仅能在夏季为鱼类有效供氧,还能抑制藻类繁殖,为渔业养殖创造有利条件。

  叶卫星介绍,国家能源集团松湖20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于2023年9月份完成招标,目前已完成80%的工程量。“项目全面投产后,年平均上网电量约2.3亿千瓦时。在发电的同时又保证了渔业的生产条件,预计可以为当地村集体及农户每年带来超3000万元的收益。”(完)

  过去5年,上海发展新动能加速壮大。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2017年的30.8%提高到42%左右,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4万亿元。

  澎湃新闻了解到,<strong>目前数字人民币App中的无电支付功能支持安卓部分机型,未来将会支持更多机型。</strong>

  陪同生活有困难的老人泡茶聊天、就医问诊,冲入起火的居民楼将小女孩抱出,连续四天不懈努力帮助群众找回遗失的治疗设备……一件件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事,让莲前派出所的民警们,在群众心里赢得了信任、收获了口碑。

  “你好,是你报警吗?”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公安局城南派出所,民警接处警时,若第一句话这么说,派出所教导员、法制员赵庆华一定会提醒对方。

  沈阳·中关村所在地铁西区三年来牢牢把握京沈合作有利契机,推动沈阳·中关村“一中心、一基地、一园区、多组团”规划蓝图走向现实落地。如今,沈阳·中关村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引进世界500强法国源讯、独角兽农信互联、“带土移植”乾承机械、魔术师智造等科技型企业126个,储备项目200余个。创新基地引进社会资本110亿元,实行市场化建设运营。云溪湖公园开工建设、中关村创新大厦已全面封顶,科创基地被列入沈阳市35个核心发展板块,铁西“双国家级”开发区金字招牌与北京中关村品牌叠加聚变效应不断显现。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1/35/6680667263890278399.jpg" alt="" />

赖美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