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特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展

来源: 光明网
2024-06-26 13:50:47

  中新网南京5月19日电(徐珊珊)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无尽藏——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特展当晚在南京博物院开展。本次展览分为三期,共展出书画作品150余件(套),包含80余件一级书画作品,其中30余件宋元作品尤为引人注目。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南京博物院研究馆员、古代艺术部主任、展览策展人庞鸥介绍,展览的名称“无尽藏”源于苏轼的名篇《赤壁赋》。展览以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与实践为主旨,梳理其对后世中国书画发展的深远影响,用此线索串联起中国书画从宋代一直到清末的名家名作。

  展览汇集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上海博物馆、天津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等多家文博机构所藏的历代书画作品。除了苏轼的两幅真迹,宋代陈容的《云龙图》、元代赵孟頫的《为隆教禅寺石室长老疏》等作品也在展出之列。

  该展览将于6月18日、7月18日进行两次换展。“宋元的作品非常宝贵,为了对文物进行更好的保护,宋元作品只设一个月的展期,这意味着开展当天所看到的宋元作品在一个月后就要更换,我们把所有宋元作品平均分布在三个月的展期中。”庞鸥说。

  为给观众呈现最佳的观赏体验,展陈团队更换了展厅中所有的玻璃,全部采用双层夹胶的低反玻璃。这种玻璃一方面对于周围光线的反射非常弱,另一方面双层夹胶能够保证玻璃的厚度,避免发生碰撞或产生安全问题,保护文物的安全和观众的安全。

  “晚上来南博观展的年轻人很多,我想这就是根植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来自南通的游客张晓表示 ,第一次近距离看到苏轼的书法作品真迹,感到十分惊叹,就像是穿越到古代进行一场深度对话。(完)

  在新冠疫情期间投巨资购置办公场所、新年伊始又紧锣密鼓迁入办公,周渊称“看好印尼2023年经济、更看好印尼长期发展的潜力”。

  原来,这位田女士是包子铺老板娘,事发时她正准备和丈夫张先生关店回家休息。“当时情况很紧急,就怕压车底那个大叔出事。”田女士说,自己和丈夫顾不上太多,第一时间冲上去抬车。由于田女士身材瘦小,为了撑住汽车,她用膝盖抵住车尾,在完成一分钟的救援后,她的膝盖也有些肿。

  “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中国司法的公信力和影响力直观反映在裁判上。

  春节假期从1月21日到1月27日,共计7天,7座以下(含7座)小型客车继续免收通行费。

  今年的春运启动得比往年都早了一些,不少家在川渝、云贵等方向的旅客提前踏上归家路。8时53分从上海始发昆明的G1373列车,几乎座无虚席,行李箱、帆布包、蛇皮袋等大包小包也明显增多。“年味”弥漫在归家路上,红色窗花、红色灯笼、红色挂饰……列车上洋溢着新春的喜悦。

  “现阶段,我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层服务能力,对接医疗卫生资源,开展‘五到家’服务。”蔡小雪介绍,“五到家”包括“送医到家”“温暖到家”“预防到家”“互助到家”“宣传到家”。这其中,“微网实格”基层治理机制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刘宛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