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烧千年窑火 浙江慈溪上林湖再现“千峰翠色”

来源: 舜网
2024-06-07 08:52:33

  中新网宁波6月6日电 (林波)6月6日,2024慈溪市“柴烧龙窑”主题活动开窑仪式在上林湖青瓷文化传承园举行,采用传统柴烧龙窑烧制工艺的越窑青瓷,历经两天一夜1300摄氏度的高温淬炼,成功呈现在众人眼前。

  越窑作为中国著名的窑系之一,成功烧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成熟瓷器,因此越窑青瓷被称为“母亲瓷”。

  浙江慈溪上林湖从东汉时期燃起“熊熊窑火”,至盛唐成功烧制皇室御用“秘色瓷”。这里曾巧匠云集,窑火通明,然而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没人记下上林湖畔最后一炉窑火沉寂湮灭的日子。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孙迈华受访时表示,龙窑在上林湖地域断烧千年,复烧千年窑火是与古代青瓷匠人的隔空对话,让沉寂的越窑青瓷“活”起来,“青瓷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艺术,我们应该接地气地传承下去,希望普通民众也能欣赏她的美”。

  上林湖畔的寺龙口越窑遗址和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先后入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确立了越窑青瓷在中国陶瓷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葵口浅凹底瓷盘、吉祥纹饰双耳瓶……开窑现场,随着匣钵的打开,满窑青色关不住,造型多样、图案清晰饱满、釉色质朴的越窑青瓷被一一放在桌上。

  虽出自同一间窑室,但每件成品的釉色各不相同,青 黄、青绿、湖绿,“千峰翠色”尽在眼前。

  “刚过芒种,江南这带空气湿度较大,开窑的结果让我们非常惊喜。”浙江省级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传承人孙威表示,上林湖青瓷文化传承园内的龙窑内部空间大,瓷土中的铁元素更多地析出,表现出更丰富的釉色变化,加上松木薪火使釉面油润性强,触感更佳,“我们在烧窑的过程中也根据天气、风向等因素,不断调整添柴加薪的速度”。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千年柴烧龙窑的涅槃着实让人惊艳。

  受邀参加开窑活动的香港导演赖水清“开”出了一只晶莹润泽的青瓷碗,他受访时表示由此受到很强的启发,“古人的智慧和审美值得我们一代代传承,未来拍戏时,如果有机会,我想把今天看到的,用我的镜头展示出来”。

  慈溪不仅复烧了越窑青瓷烧制技艺,还将越窑青瓷元素植入音乐、影视、旅游、美妆等领域。

  据慈溪一彩妆品牌公司相关负责人邵永志介绍,该公司将越窑青瓷与彩妆相结合,创造出的青瓷口红、唇釉等产品,颇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越窑青瓷美妆在喜爱国风的年轻群体中打响了一定知名度”。

  此外,慈溪独有的青瓷瓯乐也已成了浙江靓丽的文旅金名片,相关演出团队多次受邀赴美国、德国、捷克等10余个国家开展文化交流50余次。

  慈溪市委副书记、市长章程表示,将以此次开窑为契机,进一步做好传统文化的活化、转化和品牌化文章,加快“文、研、旅、产”多业态融合,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蓄力打造共富文化新高地,持续提升慈溪文化的创造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完)

  王跃文的故乡在湖南溆浦,这里是中国最早的文学地标之一。2300多年前,伟大的诗人屈原流放于溆浦,生活达9年之久,写下《离骚》《九歌》《涉江》等楚辞名篇,其中有“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之句。其境内水脉溆水,南起金子山,汇流西注沅水。至此,一条熟悉的文学之河映入我们的心田,沈从文这样说明自己的创作之源:“故事中我所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为背影,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为我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此水即为沅水,沈从文心心念念的母亲河。《家山》表现“人情美”、山水田园的美、耕织劳作的美,营构生命的诗意,表现人与大地、人与自然的和谐诗意的融合,这些美学特征都深刻地体现了乡土和文化对作家的双重滋养。

  两年的支教生活让余盟意识到乡村教育亟须创新,“除了自上而下的要求指导,年轻老师也是重要的力量。”余盟会定期为学生举办“知识闯关”活动,将基础的字词识记、简单的计算题、生活常识等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设置题目,在教室布置闯关赛道,完成题目即可获得小奖品。

  实际上,并非所有车站都不允许旅客充电,有的高铁站就会设置带有充电插座的候车区。至于机场航站楼,能充电的地方也比比皆是。

  初心映照的,是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的价值追求。

  眼下正是大棚蔬菜的采收期,在山东省寿光市东华蔬菜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人庞东正带着村民们将蔬菜装车,销往各地,“春节蔬菜需求量增大,我们加班加点采摘打包发货。”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新冠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工作,对医疗救治提出明确要求。”黑龙江省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于世寰说,“我们一定做好重症救治的应对准备,保障正常医疗秩序。”目前该院发热门诊、急诊的患者数量明显下降,回归到常态水平,重症患者数量也在减少。

林琦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