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纳米级航天精度

来源: 学习网
2024-06-02 04:23:16

  一个十平方米的工作间,摆放了三张实木桌子和一个柜子,桌子上有好几块棋盘大小的金属板,柜子里是一瓶瓶极细的研磨砂。这就是叶辉工作的研磨恒温室里的所有“家当”。

  叶辉,中国航天科工二院699厂的一名研磨师。在这个看似简陋的工作间里,叶辉完成了多个型号航天装备的关键零件研磨工作,对细节的要求达到了纳米级。而全国能够达到这样精度水平的研磨师,不超过10人。

  手工研磨,就是利用涂敷或压嵌在研具上的磨料颗粒,在一定压力下对航天金属零件表面进行手工精密加工,把误差减小到微米级甚至纳米级的钳工最高精度加工技术。这样的精度,靠的就是研磨师的一双手。

  1997年,叶辉被分配到699厂研磨组,一学就是整整5年。他每天坐在工作间,面对着墙壁转动两块铸铁平台,培养自己对精度的感觉。5年后,叶辉终于出徒,达到了五等量块研磨精度。在他准备大干一场时,意外发生了。

  “右手手掌贯穿,三根手指筋断,仅剩拇指和食指可以活动,可以开残疾证。”医生的话让叶辉感到绝望。作为师父40年来唯一的传人,叶辉给自己鼓劲儿,“这就是个挫折,绝不能倒下!”

  他把研磨动作当理疗,把工作平台当成理疗机,强制右手全开,按压平台,重复那套熟悉了5年的动作。但一动,手就抽筋一般的疼。往往研磨几分钟,就出一身汗。

  3个月里,每天叶辉都准时来到工作台。手掌从只能勉强半开到能够全开,再到右手恢复正常伸展。连医生都说,这是个奇迹。康复后,叶辉像开窍了一样,很快达到了四等和三等量块的研磨精度。

  经过20年的磨砺,现在的叶辉已经突破最高档的一等量块精度,加工精度早已超出了国内机器的测量范围。

  曾经有一次,一个航天零件精度要求极高,国内没有研磨师敢接这个烫手山芋。国外出现了嘲讽的声音,“中国永远也做不出这样精度的零件。”

  “说中国不行,那不成。”当厂家辗转找到叶辉时,他二话不说接下这活。拿到零件后,叶辉也有点发愁,形状如此复杂、精度要求如此之高,是他从未遇到过的。

  在零件面前坐了三天,他迟迟没有动手。就在所有人以为他要放弃的时候,他开始了研磨。后来,加工好的零件被送到国外进行测量,精度等级比要求的还要高一倍。

  在央视《挑战不可能》节目中,叶辉和同事通过手工研磨组合在一起的两块铸铁,经受住了500多公斤力量的拉扯,成功挑战了“不可能”。经过测算,这相当于把两个足球场大小的平面叠在一起,而两个平面之间的间 隙不超过0.1微米,约为一根头发直径的1/700。在正式录制前的试验阶段,叶辉的作品甚至扛住了一吨重量的测试。

  对于外界来说,研磨师一直是个神秘的工种。在技校的教材上,对研磨的介绍也只有简单几页纸。

  因为小众,研磨工从业人员较少,很难组织专业技能竞赛,叶辉也无法通过竞赛快速晋升技能等级,但叶辉说,“选择这一行,不后悔。”

  在叶辉看来,默默无闻对研磨师来说是最好的工作状态。“从事纳米精度的研磨,心态变化会对研磨师产生很大影响。太在乎各种荣誉,心就无法平静。”前不久叶辉刚刚当选“2023北京榜样”年榜人物,但他最享受的,还是回到属于他的“一亩三分地”,静下心来,细细地研磨一件件产品。

  2019年1月,哈尔滨市纪委监委通报:对在五常市露天焚烧秸秆问题中履职不力、监管不严的70名党员干部及相关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时任五常市委书记张希清,受到批评教育。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交易回落预期下,相关传言更容易引发中介等市场主体的注意,并作为“重大利好”和“卖点”在市场上广泛传播,以期延续市场热度。在这一过程中,购房者应更加理性看待。

  要进一步梳理规范应急管理工作机制,严格执行三级值班带班制度,保证值班人员坚守岗位、履职尽责。要提升信息化系统保障能力,保持通讯畅通,推进信息互通,完善报告制度,做到“不迟报、不瞒报、不漏报”。要强化部门协同,形成责任闭环,以常态化实战化演练确保应急管理系统关键时刻真正用得上。要加强港口航运管理,提升指挥调度能力,保障交通运输安全。

  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2018年曾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的杨卫曾指出,对于有限的、且增幅逐渐减少的科技资源,我国科学家目前通过相互竞争,呈现的是一种近于零和博弈的状态。然而参考国际经验,一个好的基础研究环境应当是宽松型博弈状态,能鼓励更多自由探索,激发颠覆性成果。

  然而,随着楼市持续遇冷,大部分城市开始陆续暂停或放松参考价机制。深圳、上海作为目前少数仍继续执行参考价相关机制的城市,成为全国市场关注的焦点。

  一方面表示准备好接触,一方面抱怨是中国阻碍了沟通交流,要求中国“主动一点”,在过去几个月中,美国政府通过各种渠道传递这样的信号。此前,美国国防部高级官员称,中国军方领导“多次拒绝美国防部长奥斯汀与美军参联会主席米利所提出的通话要求”。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科林·卡尔在接受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专访时,声称中国在中美关系高度紧张之际,拒接美军电话,旨在吓唬美军。上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七国集团(G7)外长会上也称,中国“必须”表现出继续与美国接触的意愿。

林建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