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化说|渔民上岸变身艺术团团长

来源: 大河网
2024-06-30 10:00:41

  今年57岁的沈召明,祖孙四代都在运河上以捕鱼而生,他也曾撑船摇橹30多年。

  在上岸前的生活中,沈召明和大多数渔民一样以船为家,常年漂泊在大运河上。不一样的是,沈召明因为从小就爱唱歌、吹笛子,他逐渐聚拢了一帮能喊几嗓子号子的渔民,教他们唱红歌、编谱子。说起这个爱好的由来,其实和大运河也有分不开的联系。

  “千年运河百道弯,黄金分割在窑湾。”沈召明所在的窑湾镇,地处京杭大运河与江苏骆马湖交汇处,因水位落差较大,不宜夜行,船只在此停泊补给。南来北往的船工渔民聚在一起,免不了唱几段拿手的家乡戏曲打发时间。在一来二去的熏陶下,沈召明渐渐成了镇上小有名气的戏迷。

  “骆马湖的夜里,我们凑在一条大船上演奏,听到琴声,很多渔民从老远划着小木船来听,有时一聚就有上百条船。”回想起当年渔火点点、琴声悠扬的日子,沈召明仍然十分感慨。

  随着越多越多的人加入,乐器也越来越齐全,乐队就慢慢“齐活”了。而乐队真正走上“ 正规军”的道路,则从2015年三桥村渔民退捕开始。

  退捕上岸,以后靠什么谋生?当时正好赶上窑湾古镇保护开发,得知沈召明平常喜欢唱上两段,有人建议他组建窑湾古镇渔民艺术团,去景区进行民俗表演。

  同年8月,三桥村退捕渔民搬迁工程正式启动,沈召明率先签约上岸,搬进了渔民安置小区。在他的牵头下,窑湾古镇渔民艺术团也组建起来。沈召明说,做梦都想不到,在河上漂了几十年的渔民,有一天能跳出四面环水的渔船,上岸开始幸福生活。

  如今,这个唱南腔北调、讲漕运故事、演渔家民俗的窑湾古镇渔民艺术团,用亲身经历演绎着运河水乡的古韵新貌,创作出了100多个原创剧本。沈召明负责吹笛子,团队里还有快板、打鼓、扬琴、说唱等形式,演员们边走边演,将古街景点巧妙串联,带着游客沉浸其中的互动演出成为景区的一大亮点。

  毛宁:中国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对于外资企业,我们始终持开放态度。欢迎外资企业把握中国发展机遇,共享中国经济发展成果。

  据了解,2020年疫情以来,此前已历经了8次降准,股市、债市表现总体较好。在消息发布后首日,股市多有走强。其中,上证综指有6次上涨,银行、地产以及钢铁等周期股板块受益明显。同时在此前8次降准中,离岸市场汇率有5次上涨、1次基本持平。

  不少人口流出地的三四线城市,乃至一些过度建设、过度负债的二三线城市,目前不仅土地出让金纯收益比例显著降低,还出现了土地出让金总额大幅下降的情况,但地方的存量债务却相当高。因此,地方土地出让金纯收入,甚至加上其他可动员还债收入,难以覆盖地方债务利息,只能借新还旧,不断展期,甚至违约。一些城市连保政府基本运转都开始出现问题。

  当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清华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塞鲁德,双方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及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望远镜于2019年7月开始研制,2021年5月在青海海西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开工建设,2023年8月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并开展调试观测。

  对此,台军回应时声称“备战不求战、应战不避战”。舆论认为,台军强调“哪里是战场,就在那里练兵”,解放军同样也是实战化练兵,且已包围台“空域”训练。解放军机舰日渐逼近的演训作为,台军虽“沉着因应”,然而擦枪走火的风险也随之升高。

杜惠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