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连续24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连续3年耕地净增加

来源: 北晚新视觉网
2024-06-26 19:17:38

  中新网汕尾6月25日电(张璐 罗诗岚 周可 李璐) 今年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活动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6月25日,广东省纪念第34个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活动在汕尾举行。

  本次主题宣传活动聚焦集约高效用地、严格保护耕地,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共同助力“百千万工程”实施,走近耕地保护先进集体、个人,对话基层田长代表,实地踏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现场。活动现场还举行了耕地保护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颁奖仪式。

  近年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全面推行田长制,组织编制出台省级耕地保护专项规划,开创性大规模实施垦造水田45万亩,连续24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连续3年实现耕地净增加,每年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任务,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持续位居全国前列,以全国1.9%的土地面积,承载着全国8.9%的人口和10.9%的经济总量,有力维护了国家粮食安全,有力保障了全省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一级巡视员余云州在致辞中表示:“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支撑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

  据了解,近年来,广东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构建省、市、县、镇、村、村小组“5+1”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机制,搭建全省统一的耕地保护“田长制”信息监管平台。

  活动现场举行了“护良田,筑‘耕’基”耕地保护先进集体代表故事分享会,邀请了“全省耕地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优秀田长”三位代表上台分享工作经验。

  汕尾市陆河县水唇镇新丰村的村级田长丘仲平,至今巡田里程已突破300公里。他在现场分享了自己在巡田中遇到的小插曲和“高科技”巡田的秘诀。他说:“做田长,就是要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我们一定可以更好地端牢自己的饭碗。”

  近年来,广东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上持续多点发力,在耕地占补平衡管理、耕地集中连片整治、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等方面实现了由良转好、由好转优的多项转变。广东省通过集中连片整治耕地,稳妥推进恢复和补充耕地,从2021年以来连续三年耕地净增加,累计净流入超过24万亩,实现全省耕地从连续多年净流出向净流入的转变。

  此外,广东 省还积极完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建立健全“三位一体”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机制,通过提升普惠性资金补偿力度、健全耕地保护考核激励机制、建立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跨区域调剂补偿机制等方式,激活耕地保护发展动能。

  当日上午,汕尾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汕尾市海丰县可塘镇潭围村举行。

  据介绍,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统筹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努力实现“小田变大田”“旧貌换新颜”。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开展农用地整理43.5万亩、建设用地整理45.02万亩、生态修复38.9万亩。

  截至目前,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已收到全省各地新申报项目123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积厚成势的特征越发明显。县镇村高质量发展“蓝图”将一步步转化为“富县强镇兴村”的实景图。(完)

  二十四节气绝不单纯是一种历法体系或时间制度,更是一种包含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当下要想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二十四节气,使其充分介入民众的社会生活,应该是一种最佳途径。比如,充分发挥节气在人们日常生活、休闲娱乐、饮食养生以及民族认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功用与价值。在保护传承的过程中不能“一刀切”,而要充分关照二十四节气的内部差异及地域差异等问题,采取不同的保护传承措施。(完)

  河南大学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张治军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西安1月18日电 (记者 阿琳娜)18日,“‘我们’的生活记录——古代画像砖与现代摄影作品展”开幕式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举行。古代画像砖、现代摄影作品和辅展文物三位一体,相辅相成,有机结合。

  梁小霞生前系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护士,曾两次主动请缨支援湖北抗疫。2020年2月28日,梁小霞在隔离病区工作时突然晕倒,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020年5月26日不幸牺牲,青春永远定格在了28岁。

  中国发展动力也在不断增强。袁达举例说,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效应逐步显现,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吸引和利用外资力度加大,社会预期逐步改善,发展信心稳步增强,市场活力将进一步激发。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重要动力源引擎作用日益凸显。

  实践中,一些用人单位以各种名义向劳动者收取一定数额的钱款或财物,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法官提示,劳动者需擦亮双眼,对用人单位巧立名目收取费用的行为勇敢说“不”,并可向人社部门投诉。遇不法分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假招工方式骗取财物的,应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黄冠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