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运载千秋|老厂房、老粮库变身文旅新地标

来源: 海外网
2024-06-30 06:20:30

  运河湾、运河汇、运河公园……运河边的许多网红打卡点,是由老厂房、老粮库等蝶变而来,兼具工业风、年代感与时尚气息。

  6月24日至27日,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江苏省委网信委主办的“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宿迁中运河老粮库文化创意产业园、无锡运河艺术公园、运河汇等文旅新地标。

  常州:老工厂变身文旅“新码头”

  戚机厂、恒源畅厂、大明纱厂等一批民族工业企业,都是从运河 两岸崛起。随着时代发展,老牌工业企业开始转型。常州在原第五毛纺织厂基础上,改造出了氛围独特的运河五号创意街区,主打运河文化、工业遗存、创意产业三大主题,将“古运河畔老工厂”变为“常州文化新码头”,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旅游的“打卡点”。

  中车集团电焊工高级技师、正高级工程师张忠是全国劳模、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迄今已经工作40年,曾经参与公司各类新造机车的试验和制造。“我就是在运河边出生、喝着运河水长大的。40年来,每天上班都要沿着运河走12公里左右。从开始骑自行车上班,到现在开车上下班,一路欣赏运河景色。京杭大运河变化太大了,现在景色非常美。我见证了这里从传统的工业重地逐渐转变为生态环境优美、城市文化繁荣的现代化区域。这些变化也为市民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和欢乐。”

  无锡:面朝运河,休闲、纳凉有座位

  想面朝运河,小酌一杯吗?在无锡的运河艺术公园,这样的吧台安排好了。每到晴好的傍晚、夜间,这里几乎座无虚席。

  运河艺术公园位于京杭大运河和古运河交汇处,是京杭大运河穿无锡城而过的起点,历史上也是无锡米市和粮油储运加工的重要集散地。这里的吧台是公园最佳观景台,近可看船只往来,远可眺望古塔。

  运河公园是集米业文化、运河文化、体育文化、生态绿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式城市文化公园。文化遗存活化焕新,米仓光影秀、“米小粒”文化IP及汉白玉长廊、元宇宙长廊等,让漕运码头文化、米仓米市文化、饭稻羹鱼美食文化和水文化看得到、听得到、摸得到。

  与运河艺术公园相隔五六公里,清名桥有着“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之称,走进“运河汇”,时尚先锋气息扑面而来。古运河畔,“运河汇”街区已经开街一年。它的前身是无锡钢铁厂。老厂房的钢筋水泥骨架里,注入了艺术大展、先锋市集、水幕灯光秀、音乐演出、宠物展等元素,工业风邂逅江南水韵。

  宿迁:老粮库不再储粮,专供精神食粮

  6月24日下午,走进中运河老粮库文化创意产业园,景观老水塔上写着一句亲切的欢迎语:“我在玖库等你。”二号粮库改造成的文创书店内,一场小型的读书分享会正在进行;运河书场正在演绎传统曲艺节目;水之美术馆正在举办“千年运河 美好宿迁”摄影展……每一场活动都吸引了不同年龄层、不同兴趣爱好的受众。夜幕降临,宿迁“运河玖库不夜城”人山人海,广场上露天音乐会吸引了许多散步的居民、游客。

  在这个运河边的文化创意产业园里,一排排红砖房屋十分显眼,这是始建于上个世纪70 年代的老粮库,当时为粮食的仓储与运输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老粮库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也曾一度沦为垃圾堆放场。

  2021年,宿迁市宿豫区对老粮库进行综合改造,塑造集文化传承、休闲旅游、精致商业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文创书店、美术馆、民宿酒店、羽毛球馆、书场、Livehouse音乐酒吧……“老粮库”不再储粮,变成人们日常休闲、文旅生活的“粮仓”。

  实干成就梦想,奋斗铸就辉煌。回顾过去一年,在北京冬奥盛会上,广大志愿者热情奉献,冰雪健儿驰骋赛场;神舟十三号、十四号、十五号接力腾飞,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中国人自己的“太空之家”遨游苍穹;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亿万农民稳面积、战旱涝、防病虫,“过五关斩六将”夺丰收……战胜一个个挑战、取得一项项成就,靠的是辛勤付出和汗水,靠的是“点点星火,汇聚成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

  周旭明表示,最新这项研究结果提示人与人之间良性的社会关系可能有助于延年益寿。在此次研究成果基础上,研究团队后续将进一步通过行为学控制实验和分子实验去验证潜在基因对社会组织和寿命的调控机制。(完)

  江苏提出,2023年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速行动计划,做强做优“数智云网链”等新兴数字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代半导体、元宇宙等未来产业,力争数字经济规模突破5.5万亿元。

  市场供需两端稳步回升,经济恢复基础强化。1月份,市场需求快速释放,新订单指数为50.9%,较上月上升7个百分点,升幅明显。消费品制造业PMI为50.9%,较上月上升4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2.5%,较上月上升5.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较上月上升超过11个百分点,达到55.6%的高位,显示消费品和高技术制造业产品市场需求回升较为突出,并带动了两大行业的生产活动稳定回升。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上海2月1日电 (殷立勤 陆晓青)1月31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为裕民航运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19万载重吨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动力好望角型散货船“裕信”号正式签字交付。这是外高桥造船在农历“兔年”交付的首艘船舶,也标志着该公司全面开启2023年“邮轮引领、一体两翼”的决战决胜模式。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主要经济数据,全年GDP增长3%,总量超过120万亿元,再上新台阶。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当中也是名列前茅。但我们也要看到,这个数字和去年年初设定的5.5%左右的增长目标相比,还有差距。全球来看,很多机构都预测2023年全球一些主要经济体会陷入衰退,全球经济遭遇逆风,这难免也会给我们带来冲击。

陈宜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