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实现揽月九天的共同梦想(和音)

来源: 中国小康网
2024-06-27 12:27:13

  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中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成就,看到了中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也看到了中国坚持科技开放合作的诚意

  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返回地球。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中国建设 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致电祝贺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鼓励中国航天人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向着航天强国目标勇毅前行,为探索宇宙奥秘、增进人类福祉再立新功。

  “嫦娥六号的工作像时钟一样精准,令人叹为观止”“中国已经掌握并完善了月球轨道进入、着陆、自主采样和返回能力”……从发射升空到安全着陆,嫦娥六号的探月之旅举世瞩目。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中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成就,看到了中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

  “嫦娥”是中国的,也属于全人类。嫦娥六号任务吸引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还在于其搭载欧空局、法国、意大利、巴基斯坦的4个国际载荷同步开展月球探测和研究,标志着人类团结合作、开启和平利用外空新篇章。有关国家专家学者表示,在探月方面,中国是最可靠的合作伙伴之一。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表示,嫦娥六号任务的成功执行是“了不起的成就”,是国际合作在外层空间事务方面的伟大体现。

  外层空间是人类的共同疆域,空间探索是人类的共同事业。中国探月工程始终秉持“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合作共赢”的原则。中方开放了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的国际申请,与国际同行开展联合研究,共享科学成果。中国倡导的国际月球科研站大科学工程,已与十几个国家、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文件。日前,嫦娥七号确认将在轨道器上搭载埃及、巴林、意大利、俄罗斯、瑞士、泰国、国际月球天文台协会等7个国家、国际组织的6台载荷。中国将继续坚持开放合作,让航天探索和航天科技成果为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

  科技进步是世界性、时代性课题,唯有开放合作才是正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环境越复杂,我们越要敞开胸怀、打开大门,统筹开放和安全,在开放合作中实现自立自强。”中国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科技开放合作。中国主动发起国际科技合作倡议,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作为全球创新重要一极的影响力持续提升。中国将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同世界各国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科技发展环境,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让科技更好造福人类。

  揽月九天是各国人民千百年来的共同梦想,和平利用外空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中国将继续与志同道合的国际伙伴一道,探索外空这一人类的共同疆域,实现揽月九天这一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携手推进和平利用外空这一全人类共同事业。中国坚持科技开放合作造福人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继续为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人类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我们第一单采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到新加坡的商品,报关当天就放行了。报关资料也很简单,不用对着一堆商品逐个挑选匹配海关编码,前期商品基础信息的归类整理工作轻松了很多。不仅通关速度大幅提升,人工成本也节约不少。”温颀介绍,商行现有70%~80%的商品在做外销,大部分都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

  本次回暖过程将持续三至四天左右,各地气温将回归较常年同期持平或偏高的水平,最高气温10℃线将从南岭以南回到河南北部-安徽北部一线,最低气温0℃线则将从江南中南部北抬到河南南部至苏皖中部一带。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升温幅度多在10℃上下,像是南京昨天最高气温升至2.3℃,重回冰点以上,到了19日将攀升至10℃。

  自2017年以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三次在达沃斯论坛发表演讲和致辞,从历史和哲学高度,阐释中国的经济全球化主张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刻回答时代之问。深邃的思想穿越时空,愈发闪耀出真理的光芒,在大变局、大变革中愈发凸显引领的力量,在全球激发久久回响。

  当今世界,两种场景同时上演:一边是粮食和能源价格上涨,加速“出产”亿万富豪,资源和财富继续向少数人集中;另一边则是全球人类发展指数连续两年下降,数亿人遭遇饥饿、贫困等生存危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感叹:人类正日益分裂。

  “如今,东安湖公园全面开放,‘一湖一环、七岛十二景’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打卡游玩,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宜居环境,为市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获得感。”李明烈说,新的一年,东安湖社区将在社区治理上进行更多探索,积极开展各类社区活动,让居民更快更好地融入社区,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杨东平表示,我们正在面临的挑战,不仅来自智能机器人,也来自心智健全的人。我们需要关注后普及时代后疫情环境下全面教育的诉求,教育现代化要超越对考试、分数、排名的无止境追求,回到学习的本意:启迪思维、激发智慧、增长教育福祉。

阮旭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