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澄清“转融通骤增”传闻,目前转融券余额340亿为年内最低

来源: IT之家
2024-06-16 22:29:08

  界面新闻记者 | 陈靖

  近日,有自媒体称“转融通疯狂报复,难怪市场持续下跌,转融通(6月12日)一天新增近1.7亿股”。

  6月16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融券与转融券有关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6月12日转融券出借数量有所增加,主要是由于指数成分股半年度调整导致转融券“还旧借新”,即收回被调出成分股等存量出借股份,同时出借新纳入的成分股等。

  自媒体引用个别交易日新增出借数据,忽略了存量收回、余额减少的情况。从数据来看,6月11日(周二)、6月12日(周三)新增出借2.8亿股、1.7亿 股,同时收回8.6亿股、0.5亿股,两天转融券余量实际累计净减少4.6亿股,当周转融券余额下降54亿元,降幅14%。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下半年以来,监管持续优化融券等相关制度。

  2023年10月,监管围绕优化融券交易和转融通证券出借交易发布一系列举措,比如提高融券保证金,融券保证金比例不得低于80%。其中,投资者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融券卖出时,融券保证金比例不得低于100%。此外,限制上市高管和核心员工融券出借,并对大宗套利等借助融券非正当获利方式进行监管。

  证监会于今年1月28日表示,为贯彻“以投资者为本”的监管理念,加强对限售股出借的监管,证监会经充分论证评估,进一步优化了融券机制:一是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自1月29日起实施;二是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对融券效率进行限制。因涉及系统调整等因素,自3月18日起实施。

  2月6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时指出,“经研究决定,我会对融券业务提出三方面进一步加强监管的措施:一是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以现转融券余额为上限,依法暂停新增证券公司转融券规模,存量逐步了结;二是要求证券公司加强对客户交易行为的管理,严禁向利用融券实施日内回转交易(变相T+0交易)的投资者提供融券;三是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我会将依法打击利用融券交易实施不当套利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融券业务平稳运行。”

  “暂停增加新的转融券规模,主要是为了打击那些利用融券交易进行不当套利等违法违规行为,以保障融券业务的平稳运行。”有华北中型券商首席非银分析师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截至6月14日(周五),全市场转融券余额340亿元,较2月6日政策发布时下降536亿元,降幅61%,为今年以来最低水平,转融券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0.05%。

  从历史数据能够判断,两融市场平均担保比例的极值往往和上证指数的低点相伴出现。比如A点为2013年6月,市场平均担保比例极值为2013年6月24日的208.81%,上证指数低点即为3个交易日之后2013-6-27的1950.01点。

  华西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李立峰指出,“从三大维度的12项指标来观察,当前A股处于“相对底部区间”。我们在前期报告《复盘历史几轮A股磨底行情的特征》中提出,以微观层面估值和大类资产比价、交易情绪和投资者行为三大维度的12项指标来刻画历次A股的底部特征。

  ”估值与大类资产比价方面,最新A股估值分位数位于近三年16%分位,沪深300风险溢价接近三年均值+1 std,股债收益差下行至-0.9%,接近三年均值-2倍标准差,与历次市场底部较为接近。与此同时,A股回购积极性明显提升。”李立峰表示。

  下一步,证监会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充分评估并完善融券与转融券规则,加强融券与转融券逆周期调节。同时,持续加大行为监管和穿透式监管力度,对大股东、相关机构通过多层嵌套、融券“绕道”减持限售股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 张勤 王琰 岳群 丁雅妮 朱继华 李唐 宋建春 高珧 严逸伦 罗平章 梁启鹏 黄东旭 湖北台 江苏台 南京台 常熟台 安徽台 芜湖台 江西台 寿光台)

  <strong>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宏观经济学家 刘元春</strong>:有效需求不足直接导致我们的物价水平出现大幅度回落,这种价格急剧下降直接导致我们企业的利润出现加速性下降。当然与此相对应的我们会看到,我们的居民收入也出现了增长速度的回落,这几大因素一叠加,我们就会看到有效需求不足所带来的恶性循环开始出现,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一定要在疫情政策上进一步优化,一定要在扩大内需上面出台新一轮的稳增长的政策。

  双引擎智能决策:融合运筹优化和机器学习的双引擎智能决策,将推进全局动态资源配置优化。

  本案申请人是一家国有企业,被申请人是中国香港居民,被申请人承租申请人所有的涉案商铺,但并未按合同约定支付相应租金及综合管理费,经申请人催收后仍长期拖欠。后申请人根据仲裁协议向广州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

  “五个一百”是平凡英雄的“素描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扶贫英雄黄文秀、教育楷模张桂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草根英雄”,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坚守,如工匠一般不断学习、追求完美,创造业绩,造福于民。这些感人的故事、美好的画面,通过正能量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呈现在公众面前,向大家勾勒一幅奋进中国“新画卷”。

<strong>  数字化让水泥厂越来越智能</strong>

杨俊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