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信众福州共祭白马王 传承千年信俗文化

来源: 南方网
2024-06-14 11:10:01

  中新网福州11月25日电 (叶秋云)第三届白马王非遗文化节25日在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鼓山镇鳝溪白马王庙启幕,两岸信众按汉代古制大礼共祭白马王。

  白马王是福州地方道教神仙信仰体系中的典型神灵,也是海峡两岸 民众广泛信仰的道教神灵之一。鳝溪白马王庙是白马王信俗的祖庙,是现今福州唯一留存下来的汉代闽越国时期的古庙,也是福建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庙宇之一。

  在本届白马王非遗文化节开幕式上,马祖议会议长张永江讲述了两岸信众多年前一同寻找白马王祖庙的故事。他表示,近年来,两岸信众来往密切,白马王信俗文化对于两岸同胞之间的交流非常有意义。

  白马王信俗传承千年,2018年入选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据福州市晋安区白马王文化研究会统计,目前,海峡两岸白马王庙有一百多座,信众超过一千万人。十多年来,两岸信众来往热络,特别是马祖乡亲数次组团来鳝溪白马王庙进香谒祖,开展两岸信俗文化交流。

  前来参加白马王非遗文化节的台湾民意代表陈雪生表示,两岸同文同种、同根同源,借由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让两岸同胞感情融合在一起,把白马王信俗文化传承下去。

  活动现场,主办方透过展板展示多年来海峡两岸民间民俗文化交流的热络场景。现已50多岁的马祖信众王惠馨在展板的图片上找到了2008年来福州进香的自己。她说,鳝溪白马王庙的变化很大,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参与进来,一起保护和传承白马王信俗文化。

  “我经常往返马祖和福州两地,现在两地往来非常方便。”王惠馨说。23日,包括她在内的151名台胞就搭乘首航福州的中国台湾籍“南北之星”轮,经福(州)马(祖)“小三通”航线抵达福州马尾琅岐对台客运码头,受邀前来参加白马王非遗文化节。

  在两岸共祭白马王祈福大典上,2002年出生的福州市仓山区三山鸿锦堂负责人林鹏举在一众陪祭的老人中十分显眼。他告诉记者,作为年轻人,接过父辈的接力棒,保护和传承白马王信俗文化义不容辞;除了参加信俗活动外,他也会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和弘扬白马王信俗文化。

  本届白马王文化节期间,两岸信众还将从鳝溪白马王庙出发,一起开展具有白马王信俗文化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绕境巡安踩街活动,同时马祖神乩、连江拉线狮等传统民俗表演轮番上演。(完)

  与第一点相比,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其实,唐代的文人段公路在《北户录》“食目”的注中,引用了北齐颜之推的话:“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偃月”是半月形的意思,此处“馄饨”是半月形的记述。时代不同,“馄饨”曾有“乌冬(饂饨)”及现今的“云吞”两种意思。“乌冬(饂饨)”当然不是半月形的,“云吞”也不是半月形的,仅从形状上来考虑,颜之推所说的“馄饨”不是今天的“云吞”,而是饺子或是饺子形状的点心。

  他说,要坚持安全第一,精心组织调度,全力做好运力保障、运营安全、疫情防控、优质服务工作,让群众安全便捷、温馨美好出行。要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科学高效管理,创新经营模式,增加企业效益,不断提升保通保畅能力。要认真倾听群众反映和诉求,持续加强和改进工作,回应好民生期盼,让群众真正看到变化、见到行动、实实在在受益。

  于是,这就有了1989年春晚上的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英雄母亲赵丽蓉遇上了要宣传典型的电视台记者侯耀文,也就有了“司马光砸缸”“司马缸砸缸”的经典对白。

  三是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与国家卫健委、国家疾控局、交通运输、出入境等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配合做好2023年春运期间游客安全有序出行工作。

  美方的态度不仅主动,且似乎在向其国内等宣示着什么。譬如在场的中国中央电视台记者刘春发现,美方给各路记者留出的拍摄时间较长,足足七八分钟之久。而按照惯例,此等会谈之前的记者拍摄时间大约一两分钟。

  他说,要坚持安全第一,精心组织调度,全力做好运力保障、运营安全、疫情防控、优质服务工作,让群众安全便捷、温馨美好出行。要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科学高效管理,创新经营模式,增加企业效益,不断提升保通保畅能力。要认真倾听群众反映和诉求,持续加强和改进工作,回应好民生期盼,让群众真正看到变化、见到行动、实实在在受益。

骆文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