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鼓楼:“龙”非遗进社区 非遗艺术送祝福

来源: 中国长安网
2024-07-01 02:36:35

  中新网徐州12月20日电 (朱志庚 王月蒙)2024年甲辰龙年即将到来,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非遗项目传承人提前设计创作龙年主题作品。近 日,非遗项目传承人们来到鼓楼区九里新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非遗体验活动,为大家带来融合非遗技艺与龙年生肖的作品,一展“指尖上”的年味。

  顶着犄角昂首而立的“龙墩墩”面人、“腾龙”于方寸间的水墨画,盘龙造型的糖画……在九里新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现场,各式各样的“龙”作品让人目不暇接。“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也是神圣、吉祥、喜庆的代表。马上到龙年了,家里有‘龙’图个喜庆。”徐州市鼓楼区非遗传承人刘敏介绍,“之前‘冰墩墩’很火,借鉴‘冰墩墩’创意与中国龙文化结合,我设计了面人‘龙墩墩’。”

  面人也称面塑、年模、面花,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在活动现场,刘敏用加了彩色石蜡的面粉、糯米粉作原料,经过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了龙的身、手、头面,不一会儿,一只“龙墩墩”脱手而成。

  鼓楼区非遗传承人刘学民现场展示了一幅水拓画作品《游龙戏水》。“水拓画是用容器装满水,在水中添加颜料,并根据作画者构思使颜料在水中自由流动,形成纹理,最后取宣纸覆于水面,用纸的吸收性作画。”刘学民说。

  活动现场,徐州市非遗传承人王庆龙一手固定住一块木板,一手持细刻刀,一刀一刀在“龙身”上绘出鳞片,点出“龙眼”,一条红色祥龙跃然指尖。王庆龙介绍,木刻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艺术,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就是通过木刻的形式产生的。木刻的出现源于我国古代凸凹艺术,如镌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汉画像石刻,肖形印等优秀文化。木刻是装饰语言的表达,是作者运用图形符号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糖画是童年的甜蜜回忆,来自鼓楼区的非遗传承人柴建启用小汤勺舀起熔化了的糖汁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龙的矫然昂首,龙鬃飞洒,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这一糖画寓意富贵吉祥、福寿绵延,衬托出节日的喜庆气氛。“糖画是地道的民间画种,颇具特色的街市艺术。将龙用糖画形式展现出来,祝福大家龙年如糖画一样甜甜蜜蜜。”

  “我们还有草编的‘行龙’,嘴里含着一枚圆珠,龙爪分明、活灵活现。”徐州市鼓楼区有关负责人介绍,鼓楼区将进一步用好本地的非遗人文优势,开展有文化承载力和创造力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断赋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完)

  15时28分,张伟杰向柳园站派出所所长杨涛说明此事,杨涛马上安排民警到周边药店购买,但民警仅买到1袋氧气。

  随后,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在17个行业中设立了专业委员会或行业分会,地方性工程咨询(行业)协会相继成立,工程咨询机构自发组织形成区域性工程咨询协作网,积极交流工作经验,一个覆盖各行业、各地区的全国性行业组织网络逐步完善成形。

  放眼望去,绿油油一片。徐宁娟说:“田里都种上了油菜。每年4月,油菜花开,美不胜收。夏季,油菜花凋谢,我们又会在这里种上水稻。”一些田埂上,还增加了堆垛、水车、牛犁、牛耙等农耕元素。“西递不仅有古民居,田园生活也是我们的特色。”徐宁娟说,开发出更丰富的旅游业态,才能把游客留下来。

  <strong>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中新经纬说:“由于中高收入群体受疫情的影响最小,2022年大户型交易主导的‘改善趋势’在加强。因此,要想让商品房市场能稳定下来,只能激活改善型需求。扩大内需中,政府强调的‘支持住房改善’不只是购房改善,但主要是购房改善。其他改善,如换租、房屋二次装修等,较为单薄。”</strong>

  在青海佑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外卖小哥整装待发,做好接单准备。“平均每天接70到80单,早晨7点就开始上班了,直到晚上11点换班。”外卖小哥马明海告诉记者:“春节期间我们也是继续上班,为大家送去美味和便利,确保大家过个好年。”

  二、关注前往中国旅客疫情防控要求。根据中国政府2022年12月27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要求,前往中国旅客须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者可赴华,结果为阳性者须暂缓行程,待转阴后赴华。为确保国际旅行健康安全,自2023年1月17日起(当地时间),执飞赴华航班的航空公司将负责查验旅客登机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请予以配合。

吴家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