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肝血管瘤大如“篮球”重达26斤 医疗团队“抽丝剥茧”成功切除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2024-06-07 22:29:33

  中新网西安6月7日电 (阿琳娜 牛晓程)记者7日从西京医院获悉,该院肝胆外科团队近期成功完成一例32厘米长、26斤重的肝脏特大血管瘤切除手术,使患者重获新生。

  来自山西的陈女士多年来一直受到巨大肝血管瘤的困扰。2013年体检时,医生发现其肝脏内“藏”有21厘米×11.5厘米的巨大血管瘤,尽管先后经历两次干预治疗,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随着瘤体逐年增长,它开始压迫周围器官和血管,导致陈女士常常感到腹部胀痛。近一年来,饮食受到严重影响,基本上每顿饭只能吃少量稀饭、豆浆等流食。不仅给陈女士的生活带来巨大不便,还给她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

  据介绍,直径超过10厘米的肝脏血管瘤被称为巨大血管瘤,而超过15厘米的则属于特大血管瘤。由于切除手术风险高,且术后可能出现肝脏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陈女士曾辗转多地就医,但均因风险太大而无法进行。虽然“肝脏移植”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案,但其高昂的费用令陈女士一家望而却步。

  在得知西京医院擅长腹部疑难复杂手术后,5月8日,一家人驱车600多公里前来就诊。经过详细的门诊评估,肝胆外科杨雁灵教授初步判定,陈女士位于左叶和右前叶的肝血管瘤被完全切除,是完全有可能的。入院后,团队进一步完善检查,对手术范围和残肝体积进行充分评估。

  “肝血管瘤虽然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但当它长到比篮球还大时,肿瘤边缘已经靠近体表,由于肝脏血供丰富,一旦受到外力,极有可能导致瘤体破裂、大出血,从而危及生命。肝血管瘤体积越大,破裂风险也就越高。”杨雁灵介绍道。

  经医院多学科专家深入讨论,制定了特大肝血管瘤切除手术的最佳方案,并准备实施手术,目标是既要确保肿瘤安全切除,又要尽可能地保留正常肝脏组织及其功能。来自肝胆外科、麻醉科、放射科等科室专家共同协作,对患者展开了救治。

  5月15日,经过周密的术前筹备,手术正式开始。据介绍,尽管之前已经做了详细检查,但开腹后,在场的医务工作者还是感到惊讶。肝脏几乎占据整个腹腔,使得其它组织器官几乎被挤压得无处容身。肝脏表面 不平整,质地略显坚硬,且活动度受限,这就要求手术团队在操作时需格外小心,以防对肝脏造成额外损伤。

  瘤体的位置也很棘手。与第一肝门紧密相邻,且紧密包裹着多根重要的肝脏血管。任何血管的损伤都可能引发难以遏制的大出血,甚至可能导致空气栓塞,从而危及生命。手术过程中的每一步操作都必须极为谨慎。

  术中,在窦科峰院士指导下,麻醉科朱正华教授精准控制中心静脉压,杨雁灵、李伟民、杨龙等成员紧密配合。团队小心地分离肝脏、血管瘤与周围粘连组织。接着,精确地解剖了第一肝门,并预留了阻断带以应对突发情况。团队还充分游离并清晰地显露出下腔静脉、门静脉、肝脏动静脉以及左右肝管等关键血管位置。最后,沿着血管瘤右侧边缘,精准地游离了瘤体,并成功地将其完整切除。

  期间,杨雁灵教授用双极电凝配合独创的“水煮肉片”止血法对肝脏断面充分止血,手术历时4小时顺利完成。经测量,成功切除的血管瘤大小达33厘米×28厘米×23厘米,重达26斤。

  经过短暂的ICU监护后,陈女士在术后第二天便顺利转回普通病房。目前,陈女士已经能够下床活动,身体各项指标也逐渐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她开始正常进食,整体康复状况良好,预计一周内即可痊愈出院。(完)

  时值603所攻关气动力项目,吴光辉通过计算机独立算出的研究成果很快被应用于项目中。领导看了技术报告,又欣喜又诧异,欣喜于“所里有如此踏实能干的年轻人”,也诧异于“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他还能沉得下去”。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向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表示,河南省是中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小麦品质也很好,是全年国家粮食收获的重要部分,同时,作为粮食大省,麦收收入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尤其是在收获季节,农民对小麦收成情况更加敏感。

  也是在2017年12月,围绕一起林业纠纷行政案件,广东韶关市市长殷焕明出庭应诉。去年11月27日,贵州遵义市中院审理“遵义市红花岗区舟水桥街道办事处红舟村村委会、红舟村舟水组诉遵义市人民政府、遵义市国土资源局土地使用权登记”案件,遵义市市长魏树旺和遵义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杨永华,作为被告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

  所以天宫里的那些神仙们到底快乐不快乐?他们好像挺快乐,毕竟永生了,但是他们好像也没孩子,也没什么新的东西。当然,偶尔会有孙悟空来搞搞他们,他们应该很高兴,否则日子过的太慢了,我觉得还是要不断有新的东西。

  5月11日,江苏省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全省检察机关职务犯罪检察工作情况并发布4起典型案例。其中1个案例是任润厚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违法所得没收案。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表示,这次阴雨天气过程,导致一些地方麦田积水,小麦点片倒伏、发霉,全省部分地区出现籽粒萌动和穗发芽现象,是近10多年来最为严重的“烂场雨”天气。

程孝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