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速评丨大湾区“扒龙船”,为何能一直火?

来源: 广州日报
2024-06-13 03:53:50

  没有悬念,今年粤港澳大湾区“扒龙船”又火了。

  从窄小的叠滘河涌里挑战惊险过弯,在城市CBD的河道里百舸争流,与广州塔“合影”……大湾区人习惯把划龙舟称为“扒龙船”,一个“扒”字尽显生猛。而这里的人们,几乎是在想方设法、“创造机会”划,年年乐此不疲。

  从河底起龙,到老龙“探亲”,再到漂移龙舟……这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岭南龙舟民俗,几乎每年桥段、时间都大致相同。但为何每年龙船鼓声响起之时,全国游客依然心向往之?

  龙船背后总有纵深可挖掘。在大湾区,划龙舟早已不只是简单的体育竞技,一艘龙舟从第一颗铆钉到全船的打造,几乎每一个细节背后都有一段传承佳话——数十年如一日只为将龙头制作发扬光大,三代人埋头“船厂”,只为琢磨出更快更稳的龙舟……人们惊叹于大湾区人对于龙舟的执着,感慨背后的每一寸匠心,自然对大湾区赛龙舟有更深厚的理解和期待。

  龙船承载的是割舍不掉的情怀。每到岭南地区龙舟季,港澳居民跨境参赛早已不是新鲜事,海外湾区人不远千里、回乡助威更是常态。

  千里万里奔赴原乡,“引力中心”或 许正是一艘艘蓄势待发的龙船。

  在一艘龙船上,往往坐着远道而来的远亲,久未谋面的旧邻,儿时嬉闹的伙伴……人们因各自的生活和梦想天各一方,又因为赛龙舟而重新团聚,也难怪有不少地方将端午节看作是一年最重要的节日。赛龙夺锦,看似只是为了“全村的希望”,当一个个水上拼搏故事聚合起来,中华传统文化何以传承的脉络变得具象化起来。血脉,根脉,文脉,在一方窄窄的龙船上合二为一。

  海上竞渡,漂移过弯,逆水行船……独树一帜、惊险刺激的竞渡样态当然是大湾区“扒龙船”火起来的关键因素。但读懂大湾区这份克服重重困难、情系故里的精气神,才能从更长的时间维度,真正读懂千年来龙舟文化始终在这里薪火相传、活力依然的根本所在。

  近两年,中国相关部门亦提起对家财险的重视。2022年3月,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优化新市民安居金融服务;推广家庭财产保险,增强新市民家庭抵御财产损失风险能力。

  <strong>春节假期北京乡村游收入较2019年增长51%</strong>

  此外,为进一步方便企业线上办理公积金业务,丰富单位业务办理渠道,中心推出了单位业务“掌上办”“刷脸办”功能,单位除登录沈阳政务服务网办理业务以外,还可登录“沈阳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微信小程序线上办理职工个人开户、缴存基数变更等14项单位业务及基本信息查询、单位明细账查询等10项查询业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工业节能监察办法》自2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了工业节能监察的含义和职责分工、实施主体和内容、实施程序、处置措施等,旨在规范工业节能监察,促进企业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

  鼓励合理住房消费,要因城施策。虽然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中,二手房交易十分活跃,但在东北地区的不少城市,由于人口净流出、存量房较多、经济发展不活跃等因素,二手房市场并不活跃。因此,应鼓励二手房交易与新建商品房销售享受同等补贴支持政策,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节省消费者资金成本,有效缩短二手房置业周期。

  今年春运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第一个春运。铁路、电力、民航、交通等部门坚守岗位,强化出行服务和安全管理。春节假期全国共发送旅客约2.26亿人次,流动的中国彰显着团圆的温情、发展的活力。

刘乃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