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哈传统医学中心:搭建中哈人民相知相亲“暖心桥”

来源: 大河网
2024-07-04 06:54:29

  阿斯塔纳夏季的清晨,绿树成荫,天气清爽宜人。走进中国—哈萨克斯坦传统医学中心的大门,艾灸淡淡的香气在鼻端弥漫。

  早上9点多,诊所刚一开门,一位哈萨克斯坦患者就由家人搀扶着走了进来。她叫古丽日依娜,因为病友间的口口相传,她找到这里进行脑梗术后康复治疗。

  “中心下一步有什么发展计划?有没有其他中医疗法引进?有没有去哈萨克斯坦其他城市的打算?”在诊室门口短暂的等待时间内,古丽日依娜有许多问题。中心中方主任李红刚笑着一一作答。

  “推拿可以通经络;艾灸可以补阳气、祛寒;拔火罐可以祛湿、改善血液循环。”在诊疗室,马文轩一边细心地为病人治疗,一边耐心地介绍中医治疗的作用。“在中国学习中医的8年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我把中医带到哈萨克斯坦,希望可以成为中哈之间交流的桥梁。”马文轩说。

  在另一间标有“中医治疗室(儿童)”的诊室墙上,悬挂着儿童标准经络穴位图。中哈传统医学中心的首批医疗专家贾忠林在给7岁的脑瘫患儿马赫詹推拿。马赫詹一边用手比划着,一边用中文慢慢地说“早上好!”问到中国医生 怎么样,旁边的奶奶竖起了大拇指,“非常好!”一屋子人都笑开了。

  马赫詹家并不在阿斯塔纳,但已经专程来治疗过十几次。奶奶说,他比刚来的时候语言恢复很多,四肢灵活性也得到了增强。

  中心的医生都喜欢这个聪明开朗的小家伙。“但他最喜欢的是从中国留学回来的萨雅医生,长大以后想跟萨雅求婚。”贾忠林笑着说。

  自2022年12月揭牌成立以来,中国—哈萨克斯坦传统医学中心已经累计接诊患者近8000人次,开展国际远程会诊200余人次。李红刚告诉记者,目前,门诊有十余位来自中哈两国的中医出诊,每天接诊患者约60人。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如果说千年前的张骞是古丝绸之路的开拓者,那么中哈传统医学中心的中医们就是今天中哈共建“一带一路”的新时代文化使者。

  在异国行医,贾忠林最大的触动来自当地人对中医的信任和期待。“中医的理念是以人为本、辩证施治。不仅要医好‘人得的病’,更要关怀‘得病的人’。”他说,将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人民的心灵连接在一起,这是中医走出国门最温暖的收获。

  (刘慧、徐祥丽、刘宁、俄布拉依·对山、褚梦琦、许峥、涂敏、邓洁、阿尔达克、李明琪)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乌鲁木齐1月14日电 (王小军 苟继鹏)2022年,新疆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2400亿元(人民币,下同),创历史新高,其中对中亚五国进出口1669亿元,增长逾六成。

  对此,浙江省政协委员,台盟浙江省委会副主委、温州市支部主委,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薛箴言颇有感触。

  山西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张晓强表示,十二生肖是中国人民乃至整个中华文化圈中普及率最高的传统文化符号。其中,兔子灵动可爱,性情温顺,自古就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我们的先人在爱兔、养兔、猎兔的同时,习惯将兔的形象描绘在生活器物之上,并且留下了大量的玉器、瓷器、青铜器等各类与兔相关的文物遗存,全国各地也都流行着与玉兔相关的神话传说、民俗典故”。

  索喃次仁1989年出生于西藏日喀则,从西藏大学艺术系毕业后来到日喀则亚东工作。亚东位于西藏南部的中印边境,远离尘嚣,既见证了西藏近代变迁,也完整保存着传统文化精粹,广袤的原始森林与自然风光赋予了创作者灵感与激情。索喃次仁白天是公务员,为亚东发展付出努力,晚上则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表达他切身感受到的变化发展中的亚东。

  北京设计之都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果儿在现场表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基于《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青少年事业发展规划》和《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指导要求,为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及科学普及工作,推进创新人才育人模式改革,全面赋能青少年创新教育,体现国企责任担当,北京设计之都发展有限公司牵头创立青少年创新中心。

<strong>  提升救治能力、扩充医疗资源,为打赢生命健康保卫战奠定基础</strong>

李于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