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炳添缺席巴黎奥运会,不会就此离开赛道

来源: 知识网
2024-07-07 07:09:30

  中新网北京7月5日电(记者 刘星晨)据央视4日晚报道,由于身体原因导致训练不系统,苏炳添近两个赛季无法持续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因此他将缺席本届巴黎奥运会。但苏炳添此前表示,不会就此离开赛道,他将为中国速度加油助威,并继续奔跑。

  其实对很多关心苏炳添的人而言,这一消息不算太意外。随着年龄增长,在巴黎奥运周期中,伤病给苏炳添的赛训造成了很大影响。

  两个月前,2024年世界田联接力赛在巴哈马首都拿骚举行。男子4X100米接力预赛中,由吴智强、谢震业、严海滨、陈佳鹏组成的中国队以38秒25的成绩获得小组第二名,直通巴黎奥运会。

  由于已锁定奥运门票,之后的决赛中,队伍更多以磨合阵容为目标,并未派出全主力出战。最终,由吴智强、邓智舰、严海滨、陈佳鹏组成的中国队以38秒75的成绩完赛,排名第6。那次比赛,苏炳添在参赛名单中,但并未登场。

  在今年3月进行的飓风高校田径邀请赛上,陈佳鹏、谢震业、苏炳添、邓智舰联手出战男子百米接力项目,中国队以38秒99的成绩夺冠。2024佛罗里达接力赛奥林匹克组4X100米比赛中,中国男队派出相同阵容参赛,获得第三名。

  但在之后多场比赛中,苏炳添并未出战,淡出主力阵容。综合多位队员在社交媒体发布的碎片信息显示,苏炳添近期也并未跟随接力大部队训练。这位亚洲男子100米纪录保持者,最终遗憾与巴黎奥运擦肩而过。

  东京奥运会后,苏炳添饱受伤病困扰。去年,他先后退出了世锦赛及杭州亚运会,提前结束了赛季。

  “我肯定会继续跑,但能否参加奥运会,是一个未知数。我希望自己能通过百米的项目入选国家队,从而参加巴黎奥运会。”去年10月,苏炳添曾这样说道。

  巴黎奥运会绝大多数田径个人竞赛项目的奥运达标期和排位期,均为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巴黎奥运会根据2024年6月30日时的世界排名和成绩确定入围名单。根据世界田联要求,男子百米项目,选手需要突破10秒达标线,或者需要至少5个有效积分通过排名入围。

  4月末,苏炳添自2022俄勒冈世锦赛后,重回室外百米赛道。他跑出10秒5 0的成绩,与10秒大关有不小差距,距离个人巅峰水平相差甚远。最终,过去一年缺席了多场世界大赛的他,未能

  今年8月,苏炳添将年满35岁,他是一代年轻运动员的偶像和目标。回顾这位功勋老将的职业生涯,他曾多次打开10秒大关。东京奥运会,苏炳添将男子百米亚洲纪录提升至9秒83,成为首位闯入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

  虽然无缘巴黎奥运会,但苏炳添此前明确表示不会离开赛道。他透露,从去年开始,他的身体出现了一些生理上的问题:“突然觉得体育生涯时间不多了,但我还是一直想坚持,珍惜每一场比赛、每一堂训练课。我不想成为‘逃兵’,我想做‘战死沙场’的人,就像博尔特一样,哪怕最后一场比赛是输的,我也想站在跑道上。”(完)

  正如洪玛奈此前在东盟峰会上所表示的:“Leave no one and no place behind(不丢下任何人和任何地方)。”

  答:擅自举办校外培训机构(民办学校)是民办教育促进法明令禁止的违法行为(第六十四条),一些“黑机构”搞恶性竞争,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扰乱行业生态,损害家长和学生权益。《办法》第十七条根据行政处罚法授权(第十三条),列明了擅自举办校外培训机构的认定情形,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经审批开展校外培训,同时符合线下培训有专门的培训场所或线上培训有特定的网站或者应用程序、有2名以上培训从业人员、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分工的,即构成擅自举办校外培训机构,责令停止举办、退还所收费用,并对举办者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要求,要准确把握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内在统一关系,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充分调动保护党员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换句话说,就是要敢管敢严、当宽则宽,为真正干实事的干部兜底。

  《办法》提出了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总体要求。规定适用对象为面向社会招收3周岁以上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违法开展校外培训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要求校外培训行政处罚应当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引导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共同抵制校外培训违法行为,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再次强调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有助于国际社会更好理解古代中国、认识现代中国、把握未来中国。譬如,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面向未来,中国将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开放的态度,架起人文交流的桥梁,在推动全球化进程、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方面展现责任担当。

  专家们反复澄清和强调,西北地区变暖变湿,虽然是不争的事实,但仍很难改变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形态。实际上,西北暖湿化是一把双刃剑。

黄郁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