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传承之光)

来源: 能源网
2024-06-30 17:04:19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见证了过去几个世纪人类的劳动创造和时代精神,构成了地方和社区的集体记忆。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会影响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价值观、文化传统和社会行为,以及更为有形的文化符号,使城市成为宜居、宜游、宜业的有吸引力的场所。

  建构历史名城的大保护格局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公布142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丽江和平遥等古城还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名城保护制度不仅保护了大量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推动绿色城乡建设、提升城乡环境品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了积极贡献。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面临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压力,可持续发展是不可动摇的方向,而城市处在可持续建设发展中的关键位置。

  应当看到,少数投入不足、管理不善的老城,还存在建筑陈旧、设施老化、环境衰败等问题,需要抢救性保护,并积极再造社区活力。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在本质上是一项实践活动。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有可能切实解决各种城市问题。相关部门发出通知,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的保护提升项目应做到几个“不”:不大规模、成片集中拆除现状建筑;不大规模新增建设规模,不增加资源环境承载压力;不大规模、强制性搬迁居民,不改变社会结构,不割断人、地和文化的关系;不随意迁移、拆除历史建筑和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历史建筑不脱管失修、修而不用、长期闲置;不破坏传统格局和街巷肌理,不随意拉直拓宽道路,不修大马路、建大广场;不破坏地形地貌,不伐移老树和有乡土特点的现有树木,不挖山填湖,不随意改变或侵占河湖水系,不随意改建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不随意更改老地名。

  每一座名城在文化和空间上都有独特的设计,体现了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历史发展脉络。在着力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构建大保护格局的今天,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至关重要。近年来,北京、上海、杭州、福州、扬州、苏州等历史文化名城在遗产保护利用、文化传承传播等方面都有好的实践探索,让古老的城市文化在当代社会绽放新的光彩。

  历史城市的形成过程包含对自然的合理利用和适度改造,积累了城市空间营造的传统智慧。良好的历史空间形态、宜人的环境景观、低碳的运行方式、多元的空间肌理,为社会包容性和环境韧性创造了条件,为未来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保护与 激活城市空间记忆

  人类生活的丰富性依赖于对过去的记忆能力,而人的记忆依托于空间和社会环境。城市,作为大地上层积下来的数代人的奋斗结晶和文化记忆,是一种社会存在,也应当作为文化遗产或集体记忆进行保护。

  老城区等历史空间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保存着大量可阅读的细节。在评估城市历史肌理及社区环境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规划和城市保护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将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视作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这种方法也将为整个社会发展提供一种可持续城市模式。

  “老城不能再拆了”。这要求各地结合可持续发展目标,建立更好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战略和更完善的保护管理机制。将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平衡城市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战略措施。要把老城区环境改造提升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整合起来,保持和维护历史空间特征,全面改善社区人居环境,让历史遗产和现代文化交相辉映。

  城市,不只让生活更美好,还是规范人们日常生活并展示日常生活面貌的建成环境,是具有价值观和信仰体系的生活社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新工程必须遵循维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历史风貌的完整性、社会生活的延续性和城市功能的多样性等原则。在进行建成环境空间维护时,应当尊重地方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保持社区文化的可持续性。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践,将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社会凝聚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历史性城市景观的建议书》中确立的“历史性城市景观方法”,突破了过去将历史建筑、城市空间从社会、环境和经济中剥离的做法,强调人与建成环境相互联系的整体性,高度关注建成遗产物质空间与影响其形成和变化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之间的联系。

  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从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发展到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景观和其他建成环境遗产的保护,不仅是在空间尺度上的扩展,也涉及更加深层、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因此,需要加强多学科共同研究,在保护政策制定和具体工程实践中,特别需要加强对城市建成遗产的可持续性维护管理。

  骆永昆说,实际上,菲律宾一方面想继续稳定与中国的关系,另一方面加强与美国的安全合作,企图平衡菲中和菲美关系。不过,中菲关系历史上有过波折,并导致地区局势动荡,到底是谁在背后挑事,菲律宾政府应该很清楚。事实上,美国,特别是美国的军事行动和部署已严重危害地区稳定。在这种形势下,如何维护本地区以及南海的和平稳定,需要中国跟菲律宾以及其他东南亚国家共同的努力,尤其是在一些核心问题上,加强沟通和协调。

  在熟悉韩国历史和国民心态的中韩学者看来,近代以来韩国成功构建了单一民族的身份认同,并通过历史教育、经济发展、政治转型和文化振兴等建立起了高度的民族尊严、自豪感和优越感。当一些韩国人认为其民族自豪感和优越感遇到来自中国崛起的“挑战”时,遂产生了对中国的负面情绪。在前些年“韩流”盛行时期,有韩国学者表示,韩国主导亚洲潮流的趋势让中国产生了“危机感”。而随着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以及中国影视剧、网络游戏、社交媒体平台在全球越来越受青睐,韩国民众的心态也出现变化。加上在历史上存在一些争议问题,都加大了韩国民众的对华误解和误判。

  事实上,自尹锡悦政府于去年5月上台以来,在外交、军事等各领域与美国的关系日益紧密。不仅积极推动“萨德”系统在韩部署、还加入美国主导的“芯片四方联盟”等等,破坏来之不易的中韩关系良好局面。此外,在美方撮合下,还与日本实现了“历史和解”。

  他补充说,二十大明确提出惩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对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动刀,目的就是破解反腐败深化、腐败形式异化和隐性的问题。

  《马尼拉公报》22日称,中国外交部长访问马尼拉,恰逢菲律宾正在与美国举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之际。美菲“肩并肩”联合军演从4月11日开始,至28日,双方有近1.8万士兵参加。今年2月,菲美同意扩大2014年签署的《加强防务合作协议》(EDCA),菲律宾随后决定新增四处军事基地供美军使用,新增的军事基地中有三处位于菲北部,其中一处军事基地距离中国台湾仅数百公里,这被认为是为美军提供了靠近中国的“集结点”。对此,报道引述外交事务学者海达瑞安的话担忧地称,菲中关系“正面临着危机”,中国外长秦刚的访问“及时且极为重要”。

  一位电商商家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也发现日前在快递物流方面,各个平台有了新要求,此前京东宣布承诺时效功能升级,京东平台商品发品必须绑定发货时效,商品主要类目发货时效可支持绑定的上限是48小时发货。此外,京东还开放半日达接口。另一边的菜鸟,则宣布天猫超市率先在杭州上线半日达服务,并将逐步拓展到全国20个城市,年底要覆盖全国千万人口级大城市。

刘芳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