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2024年金属展望:铜价涨破10000美元/吨

来源: 伊秀女性网
2024-06-13 21:37:40

来源:华尔街见闻

  2023年,工业金属经历了一个惨淡的熊市,高利率引发的制造业衰退在全球蔓延,主要金属价格跌跌不休,标普GSCI工业金属指数年内下跌了6%。

  铜:中国需求继续支撑铜价,明年下半年将出现供应危机

  高盛指出,在过去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铜价一直在8000美元中下段窄幅波动,略高于成本曲线的顶端。这个价格曲线,反映了一个高度平衡的市场。

  实际上,在海外金属需求走弱的背景下,大部分的铜需求主要由中国拉动。分析师认为,进入2024年上半年,中国强劲的需求增长仍将有力地抵消其他地区的低 迷,从而限制价格左侧风险。

  铜的需求主要得益于中国金属密集型绿色经济(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的快速增长,以及电网升级方面的相关投资。房地产完工量的增加,也是支撑铜价的因素之一。

  展望2024年,高盛预计,总铜矿总精炼吨数将适度收紧,但鉴于去库存弹性较小,应该会产生更明显的紧缩效应:

  在需求方面,虽然我们预计明年中国铜需求增速将放缓(高盛预计明年同比增长2%,2023年同比+5%),但中国的政策支持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推动作用。鉴于可见的铜库存为26万吨,仅能满足全球4天的需求,明年下半年,铜将转向更为严重的供应紧张,我们预计价格将出现大幅上行。在此背景下,我们预计LME铜价加速上行,3/6/12个月目标价为每吨8,400美元/8,850美元/10,000美元。

  铁矿石:钢厂维持产能,需求相对上升

  高利率下,全球普遍的制造业衰退,让铁矿石持续被看空,但其基本面和价格韧性却打破了空头的预期。

  分析师写道:

  中国的生产状况显示,在远期需求信心增强和出口订单依然强劲的支撑下,钢厂可能会在明年第一季度维持产能。在原材料层面,我们还注意到生铁生产的成本仍然低于使用废钢,这将继续支持铁矿石需求的相对上升。由于陆上铁厂可能在春节前补货,且澳大利亚和巴西的铁矿石供应趋势令人失望,加上供应链库存较低,因此年底铁矿石价格将保持弹性,上行风险大于下行风险。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铁矿石价格将得到更好的支撑。

  锂:供应过剩问题难解,锂价可能大幅下行

  高盛指出,锂供应量增加,再加上中国电动汽车零售额增速下降,给今年的锂价带来了压力。

  2023年锂市场基本平衡,但高盛预计明年会出现供应过剩。主要原因在于锂辉石供应增加,特别是来自澳大利亚和非洲的锂矿供应——增加了约20万吨,占总供应增长的55%:

  锂辉石供应量的增长,再加上中国锂云母和盐水资产的快速增长,应会在2024-25年期间每年平均增加408kty的供应量,而需求量将增长300kty。虽然锂价格已大幅回落,但当前的关键问题在于,当前价格水平产生的供应调整是否足以限制供应过剩。在此背景下,预计未来12个月中国碳酸锂价格将降至15000美元/吨,亚洲氢氧化锂价格将降至16500美元/吨。

  黄金:避险特性有望在明年充分彰显 目标价2050美元

  分析师强调,黄金今年的表现与其作为尾部风险对冲工具的吸引力及其与实际汇率和美元的关系密切相关。

  与黄金在地缘政治高度紧张时期的历史表现一致,黄金价格在巴以冲突爆发后的头25天内大幅上涨8%,但随后因风险溢价消退和美国经济数据强劲而下跌。金价下跌所反映的是利率上升和美元走强所带来的压力。

  分析师指出:

  展望未来,金价的反弹将与美国实际利率和美元走势密切相关,但我们也预计中国和印度强劲的消费需求以及央行的买盘将抵消增长意外上行和降息重新定价带来的下行压力。总体而言,由于美联储的鸽派态度、通胀放缓以及央行购买的弹性,我们预计任何抛售的规模都将有限。在策略上,我们认为黄金的任何抛售都是买入机会,因为我们看到未来风险渠道(地缘政治、经济衰退定价)升高的环境将发挥黄金的避险特性。我们维持3/6/12个月的黄金目标价为2050美元/盎司,尽管风险偏向上行。

  本文转载自“华尔街见闻”,作者:常嘉帅;智通财经编辑:汪婕。

责任编辑:马梦斐

  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公安局黄岗梁派出所所长 李云峰:为什么说每次一落雪咱们都去巡山解套,因为盗猎分子也会根据这场雪野生动物的新鲜足迹去判断猎物行走的路线,去下猎套去。所以说根据这一特点,每次新落一场雪咱们也第一时间上山,去分辨哪个动物的足迹是新鲜的,就奔着哪块去,哪块密集咱们就奔着哪块去。

  城市的竞争最终是产业体系的竞争。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1/37/2027996092579557897.jpg" alt="" />

报道员:刘阳、陈泓辰、姜博怀

  “以《流浪地球》为例,小说原作是第一次创作,剧本是第二次创作,拍摄是第三次创作,把影视作品的情节转化为主题公园的体验项目,就是第四次创作。而第四次创作的难度是很大的。”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表示,“人看电影是静态的,但主题公园不是这样,需要调动游客全方位的感官,给予完全真实的沉浸式的体验。这一环节中,区域位置、投资、创作团队、理念、研发、技术等缺一不可。”

  277张罚单金额超1.69亿元

郑家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