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湖到天山 一场土特产推介背后的“浙疆情”

来源: 观察网
2024-06-30 00:08:48

100款不良网站进入窗口软件「まったく」と僕は感心して言った。  “在法律作出修改之前,建议有关部门及时出台预制菜生产和销售标准,早日对预制菜进行规范,真正促进预制菜产业的健康发展。”秦辉说道。RgSrcdjI-EUdkyh68WXf2CFubl-从西湖到天山 一场土特产推介背后的“浙疆情”

  中新网杭州6月29日电(吴君毅)“西湖美景三月天哎,春雨如酒柳如烟哎......”来自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的旅游推介官唱响了自己对杭州的最初印象,熟悉的旋律得到了在场杭州市民的掌声,随后他将柯坪县的旅游资源和民俗风情娓娓道来……

  29日,浙江·新疆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及“土特产”推介活动在杭州举行。现场,浙江临平、永嘉、桐乡等6地以及新疆阿克苏、伊犁、昌吉3地进行了休闲农业精品线路推介,活动同时设立了浙疆“土特产”集市,60家农产品经营主体展示了武义千层糕、吐鲁番哈密瓜、阿克苏干果等上百种土特产,吸引了大量客商及杭州市民。

  新疆塔城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是中国牛羊肉的重要产地。2023年,塔城地区的猪牛羊禽肉产量达到10.75万吨。当日的浙疆“土特产”集市上,当地企业带来了风干牛肉产品,负责人曹雨介绍:“我们的牛肉都是选自本地的后腿肉,具有很高的复购率,希望更多的浙江客户可以了解我们的好产品。”

  新疆的库尔勒香梨素有“梨中珍品”“果中王子”的美誉。推介会上,新疆库尔勒香梨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带来的十箱香梨展品早早脱销,销售专员不断向有购买意向的民众介绍线上购买的方式。销售专员卢洁凡介绍,公司正在杭州市富阳区银湖科技城搭建选品中心,将依托浙江省电商优势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

  这些高品质的新疆“土特产” 受追捧,与浙江扎实、持续推进农业对口支援合作亦有着不小关系。

  据悉,浙江省自2010年开始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地区和兵团第一师,十多年来,该省结合对口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不断推动造血产业项目落地。

  如去年浙江推进新疆棉花生物育种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落地,引入浙江大学与金丰源种业联合成立“浙阿棉花生物育种创新中心”。该省还围绕打造“南疆最大的湖羊繁育基地”和“南疆最大的驼奶生产基地”,推进新疆“湖州湖羊产业园”“柯坪奶驼养殖园”两大畜牧业园区建设……

  商贸发达、电子商务先行是浙江的特色优势,该省也在持续牵线搭桥,助推打造农产品消费帮扶“金名片”。例如利用国际茶博会、浙江农博会等展会,组织对口支援地区开展农产品推介活动;积极助力援疆“十城百店”升级版建设,支持在杭州市余杭区山海共富农优产品展销平台开设浙江援疆消费帮扶“十城百店”新疆馆。

  据了解,除土特产推介外,当日活动现场还利用线上“浙里田园”休闲农业数字化平台,将自然景观、农家乐、农业文化遗产、农事节庆等串联成线,推出浙江、新疆共126条精选线路,串联起700多个休闲观光点,向广大游客充分展示和美乡村建设和休闲农业发展成果。

  “浙江和新疆两地资源互补,新疆是农产品的主产地,浙江是主销地,新疆的小麦、水果等产品在浙江都广受欢迎。”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与市场信息处四级调研员于翔龙表示,“商户参加推介会的积极性都很高,后续我们将努力把这种不定期举办活动的新模式继续下去。”(完)

  洪秀柱对家乡浙江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对浙江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她说,两岸同胞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祖国和平统一是大势所趋,也是民心所向,将努力促进台浙两地更多领域更深层次交流合作,精心办好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使之成为两岸青年交流交往交心、分享创新创业经验的平台载体,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作出更大贡献。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再次强调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有助于国际社会更好理解古代中国、认识现代中国、把握未来中国。譬如,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面向未来,中国将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开放的态度,架起人文交流的桥梁,在推动全球化进程、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方面展现责任担当。

  “中国将更好发挥北京作为历史古都和全国文化中心的优势,加强同全球各地的文化交流,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9月14日,习近平主席向2023北京文化论坛致贺信。在贺信中,习主席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深刻阐明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表达了中方愿同各方携手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共建人类社会美好家园的真诚愿望。习主席的贺信,为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文化繁荣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引发与会中外嘉宾的热烈反响和共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