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红头文件”行骗牟利 传播伪科普误导公众——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4年5月辟谣榜综述

来源: 第一财经
2024-06-13 00:19:48

  假冒官方行骗敛财。5月以来,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伪造“红头文件”、虚构官方项目等方式,打着“领取补贴”“投资项目”“发放国债”等旗号,设置骗局,实施诈骗。如冒充国家部委发布“扫码可领‘2024年个人劳动补贴’”邮件,伪造“官方”小程序或网站,骗取钱财;打着国家工程或项目的幌子谎称“‘藏水入疆’工程将于9月正式开工”“新疆5G机站管网线路预埋项目施工”,发布所谓投资项目帖文,诱骗投资;假借财政部发行国债之名,伪造“红头文件”,声称“收到‘国债发放通知书’便有机会申请提款288万”,诱导转账。此外,还有人造谣称“文旅部门帮某农家乐推荐引流”,实则是为博取眼球、吸引游客故意编造的不实言论。

  捏造事实搬弄是非。个别自媒体和网民或虚构杜撰、捏造事实,或捕风捉影、夸大其词,或混淆视听,颠倒黑白,造谣传谣,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比如,谣言“广东交通最落后的县没有国道”“四川凉山最落后山村不通电”与事实严重不符,歪曲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成果,对涉事 地方形象造成不良影响;谣言“‘中国最贵景区’楼兰故城门票3500元”“新疆克拉玛依有风力机着火损失千万”“河南郑州地标建筑‘大玉米’楼被大风刮歪”等纯属捕风捉影,刻意博人眼球,徒增网民担忧情绪。还有个别自媒体利用网民对大熊猫的关注和喜爱,编造“旅美大熊猫‘洋洋’口吐白沫、饿得啃墙皮”“大熊猫国际合作是‘将大熊猫送给外国人做黑实验’”等谣言,抹黑我国大熊猫保护和国际合作工作,伤害社会信任。此外,根据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披露,所谓“所有人入境中国都会被查手机”的谣言,出自境外反华敌对势力故意造谣抹黑、搬弄是非,实属荒谬至极。

  胡乱科普误导认知。一些自媒体为博眼球、引流量,利用人们对各类科学知识的好奇和需求,制作散布网络伪科普,不仅误导社会公众,有些甚至借机兜售各种保健品、营养品、化妆品,令网民上当受骗。比如谣言“河南小麦单产破2500公斤”无视农业生产和科技发展客观规律,信口开河炒作小麦产量,严重搅乱公众认知;“发生在我国的红色极光是‘假极光’?”“太阳耀斑会导致头痛、失眠?”等说法看似新奇,实则缺少科学依据和严谨论证。另有“靠吃减脂餐就能轻松变瘦”“结石患者不能吃豆制品”“每天只需睡2个钟头,其余都是浪费时间?”等说法,打着“科学”的幌子传播似是而非的观点,渲染焦虑情绪,误导人们日常健康生活。

作为南派宫灯的杰出代表流传至今,

  大力提振市场信心,重在提振各类经营主体和企业家信心,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信心。

  专家分析,事件中的银行柜员可能是要了解储户的收入情况,但不需要提供纸质收入证明。根据多家银行的回应,存款超过5万元,银行多会口头问询储户身份及资金的来源和用途。存款超过30万元,需要填表登记,不需要出示纸质收入证明。

  刚刚过去的春节黄金周,安徽黄山景区游客画像显示,散客占比高达93.33%,60岁以下人群占比达95%,其中7至18岁青少年游客占比18.8%,19至45岁游客占比达61%。

  之前,一些企业在招聘中明显存在性别歧视,在被法院定性为违法行为后,付出了高昂代价。随着妇女权益保护法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以性别为由涉嫌就业歧视将面临行政处罚和司法制裁。在法律政策的约束下,过往招聘过程中不时出现的性别歧视现象得到了较好治理。这样的治理成效给了我们破解类似问题的信心。

  ◆随着战后美国经济发展,迅速积累的国民财富创造出空前繁荣的消费市场,毒品也活跃于其中。到20世纪60年代,盛行全美的嬉皮士运动及其所创造的嬉皮士文化在美国泛滥一时,其中就包括“毒品文化”。受“毒品文化”的侵蚀,大麻、海洛因等很快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嬉皮士文化这一思潮将毒品推向全社会,并宣传大麻对人体无害、不属于毒品,并以人权、自由等理由推动滥用大麻获得社会承认,推动大麻使用合法化。20世纪70年代末之后,由于美国公众目睹了吸毒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的巨大危害,美国人对毒品和禁毒的认识趋于一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毒品合法化的呼声逐渐减弱,但美国国内的吸毒问题并未根本好转。20世纪90年代以来,毒品合法化主张在美国再度抬头。

赖雅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