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工程师变肥料专家 湖南桃江“90后”新农人把爱倾注田野

来源: 光明网
2024-06-08 23:04:32

  中新网益阳11月27日电 (肖洋)曾经是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飞行工程师,如今却是家乡“臭”名远扬的肥料专家。在湖南益阳市桃江县,30岁出头的贺顺在2018年回到家乡灰山港镇麻元坳村研发和生产有机肥。从“大都市”到“小乡村”、从“门外汉”到“土专家”、从“新农人”到“兴农人”,他把热爱倾注给田野、把青春镌刻于乡村。

  日前,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官网发布《2023年度“湖南省十佳农技推广标兵”和“湖南省十佳农民”人选公示》,贺顺光荣上榜,入围“湖南省十佳农民”。他创新绿色循环种养模式,回收畜禽粪污生产肥料,为8000户农户实现经济效益约2000万元。

  出生于1990年的贺顺成长在农村,心中一直萦绕着一个“田野”梦。2015年,他回家探亲之际,听到乡亲们聊起,近年来因发展畜禽养殖,畜禽粪便越来越多,处理起来很困难,导致不少村民的庭前屋后都是臭烘烘的。

  “为什么不用做肥料呢?”贺顺产生疑问。父亲曾告诉他,“草塘河泥猪圈灰,世世代代是好田”。如今河泥不罱了,猪圈水冲了,大家图省事只用化肥了。但化肥越施越多,土地却越来越瘦,产量不见增加,种出来的农作物口感却越来越差。

  2016年12月,贺顺认为,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风口就要来了,全面开展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肥料社会化服务是大势所趋。经过一年的学习与考察,2018年,他和妻子双双辞去高薪工作,从广州回到家乡创办了益阳市富立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立志用有机粪肥滋润田野、推动农业生产绿色健康。

  刚回乡的贺顺,对农业专业知识可谓是一窍不通,经常遭到误解。曾有乡亲打趣他:“顺伢子,插田不比修飞机哦”“好不容易考出去当工程师,又跑回来当农民干什么”。但他凭着骨子里的一腔热血和不服输的精神,从零开始自学专业知识,虚心向周边农户和农业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请教,执着于技术钻研,成为乡亲们眼中的“乡土专家”。

  在贺顺的带领下,公司先后研发了“富立来”品牌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及复合微生物肥料等系列肥料,不但与多家科 研院所建立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还承接了桃江“畜禽资源化利用”“秸秆资源化利用”“绿色种养循环”等项目,与湖南省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合作完成的《畜禽养殖废弃物特色有机肥安全增效技术与应用》项目成果获湖南省科研成果登记。

  科技“肥”田、绿色农业一直是贺顺追求的目标。为了推销有机肥,贺顺走遍了洞庭湖区的种植大户,他的执着和诚意打动了有着辣椒界“爱马仕”美誉的樟树港辣椒企业。此后,富立来有机肥在辣椒种植业内声名鹊起,2020年以来每年都要为辣椒种植企业提供5000多吨有机肥。

  五年来,贺顺带领周边贫困户在内的80名员工,以马迹塘镇、大栗港镇等畜禽养殖密集区域为重点,覆盖周边6个乡镇建设粪污处理示范场、大型秸秆收储运中心、秸秆收储运点,将收储的秸秆用机器粉碎后加入动物粪便和发酵剂,加工成为有机肥再还田,完成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面积10万余亩,服务农户近8000户,为其实现经济效益近2000万元。(完)

  企查查显示,涉事公司鄂尔多斯市亿鼎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简称“亿鼎生态”),注册资本14.2亿元,曾用名鄂尔多斯市亿鼎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此前,亿鼎生态多次因存在安全隐患被行政处罚。

  从国际法方面来看,菲律宾对仁爱礁的“主权主张”没有任何法理依据。历史上,菲律宾长期被包括西班牙、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殖民。1946年,菲律宾在美国给予自治权、承认其独立的背景下宣告独立,开始具备作为一个国家的国际法主体资格。此前,不论是西班牙还是美国,在作为菲律宾宗主国期间都没有将仁爱礁纳入其领土范围,也没有对中国享有包括仁爱礁在内南沙群岛主权提出任何异议,因此仁爱礁从来就不属于菲律宾固有领土。

  情报战是美国维护霸权的重要手段。放眼全球,举凡地缘政治冲突中,几乎都有美国间谍的身影。对于中国,美国也一直不遗余力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等多个领域进行刺探渗透。此前有数据统计,在中国境内活动的间谍数量有11万人,其中人数最多、最活跃的就是美国籍间谍。在错误认知和冷战思维的支配下,美国对华间谍渗透活动愈发猖獗、也更明目张胆了。比如,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克里斯托弗·雷曾公开表示,该部门“每10个小时就启动一项与中国有关的新调查。”再如,美国中情局专门成立“中国任务中心”并公开招募掌握普通话、粤语、上海话、客家话的中国特工。中情局局长伯恩斯在近期出席某安全论坛时,更挑衅称美国重建在华情报网络已经取得重大进展。

  王沪宁表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反“独”促统、促进中国和平统一的重要力量,始终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为团结凝聚海内外同胞、坚决反对各种分裂行径、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作出重要贡献。

  今年7月,新任世界银行行长阿贾伊·班加(中文名彭安杰)访印时也表示,“印度目前就是要抓住‘中国+1’的机会,这个机会不会持续10年,只有3到5年。”世行行长的此番表态和提醒引发印度媒体的热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称,“中国+1”是印度的远大抱负。《印度教徒报》题为《印度能否抓住“中国+1”的机会?》的文章称,“根据越南的经验,印度可以抓住这一机会”。“clearias”网站题为《“中国+1”战略:印度的机遇》的文章称,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寻求供应链多元化,印度有机会从“中国+1”战略中获利,“许多跨国公司最近宣布增加在印度投资,进一步增强了这一想法”。该文还特别提到,印度的地理位置为跨国企业进入南亚和中东市场提供了机会,印度中产阶层日益壮大和不断增强的购买力也让跨国公司有兴趣在该国开展业务。

  专家们反复澄清和强调,西北地区变暖变湿,虽然是不争的事实,但仍很难改变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形态。实际上,西北暖湿化是一把双刃剑。

张景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