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中国》新书发布会在京成功举行

来源: 广州日报
2024-06-26 08:10:35

  中新网6月24日电 据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消息,“深化文明互鉴,合作共赢未来”,以书为媒,连接世界。为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6月22日下午,《生活在中国》新书发布会于第30届北京国际图书 博览会期间,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行。

  中法各界友好人士共60余位嘉宾出席本次活动。本次发布会由人民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主办,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一带一路”纪录片学术共同体、人民天舟(北京)出版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纪录片学术共同体理事长何苏六教授介绍了《生活在中国》的策划背景,奥利弗与“一带一路”纪录片学术共同体有过多次深入合作,积累了信任和友谊。常年在中国的生活经历,让他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十分深刻。他期待能与更多像奥利弗先生这样知华、友华的国际人士合作,共同讲述更多真实的中国故事。

  《生活在中国》作者奥利弗·格朗让充满激情地分享了他在中国的所见所感,以及创作这本书的心路历程。奥利弗播放了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制作的中文发言视频,感叹在中国近二十年的工作经历,得以让他亲身体验中国,也遇到了无数丰富多彩的故事和美不胜收的风景。他愿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以感性视角和幽默笔触向世界介绍真实的中国。

  活动现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体育频道制片人、导演辛少英、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泛户外产业分会秘书长李辉、青年演员崔鹏等作为读者代表进行了分享。辛少英因体育节目《城市之间》与奥利弗结缘,她回忆了初次与奥利弗的相识场景,期待他继续用影像与文字为大家带来欢乐。李辉祝贺奥利弗新书发布,对其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所做的一切致以敬意和谢意。崔鹏赞美奥利弗对中国的热爱以及如川菜般“鲜香麻辣”的生活经历,这些精彩的故事正记录在《生活在中国》书中。

  发布会上还播放了图书配套微纪录片《奥利弗:生活在中国》,以奥利弗的书籍写作过程为主要线索,包括其在中国生活点滴的自述回顾,展现他与家人的“中国情缘”。

  发布会最后举行了新书发布仪式,《生活在中国》作者奥利弗、何苏六教授、人民出版社通识分社社长龚勋,共同开启香槟,嘉宾们一起上台举杯,以此庆祝《生活在中国》新书发布。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同世界各国深化合作。2024年也是中法建交60周年。在此背景下,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一带一路”纪录片学术共同体携手国际知名的电视界明星奥利弗·格朗让先生策划推出《生活在中国》图书及融媒体视听作品。该书是“镜头里的中国”系列丛书的首部作品,以奥利弗在华18年来的节目制作经历为主要内容,通过旅行见闻录的形式,图文并茂,记录他邂逅中国、接近中国、走遍中国、扎根中国的的故事。未来,“镜头里的中国”系列丛书也将持续出版,讲述更多国际友人与中国的情缘和故事。

  奥利弗自2005年起来到中国,先后参与了《城市之间》《奥利弗游中国》《我的新疆日记》等多个节目及纪录片的拍摄制作。18年间,奥利弗化身为旅行者和记录者,从偏远的山区村庄到现代化的城市,他走遍了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在旅行中看到中国各地的山河风光,目睹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与梦想,见证了中国脱贫攻坚的全部历程,以及经济社会巨大的发展变化。这让《生活在中国》成为一部个人的心灵史,也是一部难得的当下“中国见闻录”。

  《生活在中国》探索了中外联合出版和打造多模态传播产品的新形式,也为中法建交60周年注入了人文暖流。

  针对产业链供应链调整,也需打出更多政策“组合拳”综合应对。商务部称,今后将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动态调整综合保税区维修产品目录,加强贸易风险监测预警,帮助企业积极应对不合理的贸易限制措施。同时,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扩大进口。

  市气象台18日6时发布:今天白天晴间多云,午后北部山区有雷阵雨,北转南风二三间四级,最高气温36℃;夜间晴间多云,南转北风一二级,最低气温24℃。高温黄色预警中,近三天高温热浪持续,外出防暑防晒勤补水;午后部分山区有雷雨,山区出行防雷避雨。

  文中提到,就在弘霖煤矿事故发生前的5月31日至6月4日,国家矿山安全重点工作第二督导组曾对该煤矿督导检查,发现问题15条、建议6条。

  北京交通大学现代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 张辉:文博单位是一个室内的参观场景,晚间的开放不影响游客的体验质量。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根据目前的需求,调整开放时间和延长闭馆,增加夜场开放。这样就等于说扩大了承载量,然后来满足不同旅游者对参观的需求。

  同时,张翔指出,他并不认为目前公用充电市场会出现“集体收割”现象,“目前国内较为主流的充电品牌有5种,且整体实力较为均衡,都处于发展中阶段,且大多都在寻求投资,因此目前是不会出现直接对目标群体进行收割的现象。”

  深圳卫视直新闻注意到,大陆交流团的参访活动是在行前3天才通过民进党当局核准的。马英九表示,一开始情况并不乐观,台当局陆委会甚至建议他们放弃申请,私下还说因为“过不了关”。此前,岛内一些大学还对媒体透露,收到民进党当局要求给接待来访的大陆师生签署所谓“安全保证书”,明显是以行政手段给大陆师生来访设限。不过,试图阻拦的民进党最终还是迫于岛内各方的关注检视,及两岸民众期盼交流的呼声,“无奈”放行。台媒评论称,这再次证明了两岸交流的汤汤大潮之势不可挡,期盼此后更多的两岸交流有机会接续开展,两岸往来复常之路,越走越宽广。

张孟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