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花木兰”,飒!

来源: 齐鲁壹点
2024-06-13 16:29:09

  “国泰民安脸,英歌‘花木兰’!”

  “这笑容,太治愈了!”

  最近,她的笑容

  打动了无数网友

  被称为英歌“花木兰”的女孩

  是16岁的郑梓欣

  她是一名初二学生

  也是西门女子英歌队的“头槌”

  西门女子英歌队成立于1952年

  是潮汕地区第一支女子英歌队

  2011年西门社区重新招募队员

  让这支历史悠久的女子英歌队

  再度“焕新”

  目前,西门女子英歌队有90余人

  平均年龄18岁

  年龄最小的年仅9岁

  队员大部分是中学生、大学生

  郑梓欣就是其中一员

  梓欣说,去年暑假看到队里“招新”

  她就和同学一起报了名

  没想到不仅成功入选

  还担任了“头槌”

  承担了指挥、领队走阵型和开路的任务

  当记者问起

  为什么喜欢英歌舞时

  梓欣笑得飒爽又自豪:

  “体现我们中华女子

  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

  不同于男子英歌的刚劲 豪气

  女子英歌舞姿轻盈、脚步轻快活跃

  形象多选取

  花木兰和穆桂英两个角色

  红色队服为花木兰

  绿色队服为穆桂英

  ”我们的动作看着很柔

  但一招一式也需要非常大力

  我们女子英歌舞也很帅气!

  训练总是艰苦的

  有时队员们都累得蹲在地上起不来

  但大家都说这不算什么

  “每次看到大家

  那么喜欢我们的表演

  我就觉得值了!”

  “英歌舞改变了我很多”

  梓欣说之前自己在学校是个“小透明”

  性格内向,朋友不是特别多

  加入英歌队后

  大家一起训练、吃饭

  她也慢慢变得开朗了

  收获了认同感和归属感

  “西门女子英歌队就是我第二个家”

  得知被很多网友点赞和关注后

  梓欣说,希望大家不只看到她

  还希望能让更多人喜欢上英歌舞

  “在网络上火了以后

  我觉得自己更有义务把英歌舞跳好”

  热度只是一时的

  心中的热爱

  和想要传承英歌舞的心愿

  才是她们心中的信念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

  让更多人喜欢英歌舞

  让这项非遗不断传承”

  青春的英歌“花木兰”

  一路飒爽地跳下去吧!

  为你们点赞!

也想为爸妈做点啥。

  在观众高涨的热情下,1月23日,冰火《长恨歌》首次开启了每日3场模式,这意味着高苛和同事们需要在20分钟内完成6000多人的转场,时间十分紧迫。“首先要保证第一场的观众快速退场,演出结束后,引导员要立即分散到各个区域,将观众从不同方向引导至出口,避免聚集、拥堵。”高苛在观众排队区介绍,在第一场演出结束的同时,第二场演出的观众引导工作就已经在有序进行,8名引导员手持不同区域的引导牌,根据区域将游客排成8支队伍依次带入观众席。在这20分钟的转场中,所有引导员需要思想高度集中,以保证快速准确地服务好观众。

  “要展现民生故事,真实度要非常精准,每个人都可以对标自己的生活。如果戏剧感太强了,大家立马就会觉得游离。”导演徐纪周在阐述作品风格定位时如是说。《狂飙》以2000年、2006年、2021年为时间节点,三幕全景讲述了这个横跨二十余载的故事,于宏观处,有能勾起不同时期过往回忆的场景设置;于细微处,能看到警服汗衫的颜色变化、电脑从台式到薄显示屏的转换、充满记忆感的小灵通……大场景和小细节的高度写实,在视觉上呈现足够的代入感,让观众在时代坐标中找到相应的定位。这种沉浸式的社会大环境复原,相当于为人物命运搭好了空间巨大的舞台,戏剧感张力十足,格外耐人寻味。

  撤档,看似是无奈之举,但事实上,也是在以时间换空间,为这部影片争取一个更好的时机,如它所展现的体育竞技战术一般,以退为进,或许可以实现绝地反击。因为从质量上看,《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绝对值得。

在金顶可观看

  在为“年货”运输创造有利条件的同时,贵阳南车站加强企业营销走访、运输对接,保障铝矾土、高岭土、硅石等大宗货物的发运,充分保障各类企业生产需求,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为确保安全运输,有效提高运输质量,贵阳南车站不断优化运输组织,压缩各项作业等待时间,车流运行更加畅通,截至1月25日18时,贵阳南车站累计发送货物2102车,发运9.7万余吨,到达货物12122车,共计58.1万余吨。(完)

焦俊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