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推动世界经济繁荣发展

来源: 中文网
2024-06-30 11:53:36

  6月27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落下帷幕。

  世界各地政商界领袖、学界专家和媒体代表等,利用3天时间讨论了经济全球化、人工智能、产业升级、气候变化、能源转型等热点话题。众多与会嘉宾表示,中国以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为全球经济稳定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为世界经济注入持久动力。

  中国经济具有强大韧性

  论坛期间,有关中国经济议题的分论坛讨论热烈。与会嘉宾表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中国发展依然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

  “下半年,中国经济将保持稳健增长,结构调整将继续深化。”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朱民认为,中国正不断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条件,将进一步释放消费活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近几年,公司在中国的销售额明显增长,这显示出中国经济具有很强的韧性和可持续性。”宜家相关负责人庞安泽说。

  “我们对中国经济持乐观态度。”英矽智能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亚历克斯·扎沃龙科夫表示,中国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将为经济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在项目审批、厂房建设等各方面,中国政府都给予了十分有力和高效的支持,让我们坚信在中国投资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研发副总裁米乐介绍,今年4月,宝马集团决定增资200亿元用于华晨宝马大东工厂的大规模升级和技术创新。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有效遏制侵权行为,为企业创新保驾护航,让我们更有信心参与国际合作。”大连亚明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方建儒说。

  深化科技交流合作

  步入大连国际会议中心一楼大厅陈列区,电化学仿生眼、仿生嗅觉芯片、测距运动传感器等高科技产品悉数展示,许多中外嘉宾驻足观看。

  展示寓意环保、和谐共生的雕塑作品,主会场实现100%“绿电”供应,80%服务保障车辆为新能源汽车……穿梭会场内外,绿色气息扑面而来。

  本届论坛上,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转型等元素随处可见,充分跃动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

  稳居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高新技术企业约40万家,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中国经济的创新力迸发,既推动国内产业转型升级,也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信心与动能。

  “银行保险业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可或缺的力量。”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介绍,中国平安打造特色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深入服务科创型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美国自动数据处理公司亚太区高级副总裁张晓云表示,中国正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加快布局,将孕育巨大的合作机遇,激发公司在新兴领域加码投资。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已超过50%,全球新能源汽车一半以上行驶在中国,全球1/4新增绿化面积来自中国……绿色发展方面,中国不仅为自身厚植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还为全球企业提供了广阔市场。

  “多年来,我国在动力电池等新产业上加速发展,推动建立了规模巨大、全链条贯通的新能源产业体系,为建设美丽清洁的世界作出重要贡献。”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卢放说。

  江森自控亚太区总裁朗智文表示,公司将顺应中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深耕中国市场,携手行业伙伴共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将为提升全球总需求发挥重要作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近5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收益率约9%,在国际上处于较高水平……如今的中国,已成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

  来自法国的达沃斯论坛平面设计师珍妮弗·梅里奥时隔5年再次来到大连,她惊喜地发现自己可以使用微信支付了。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指导下,微信支付持续优化外籍来华人员绑卡开通流程,提升其支付体验。

  霍尼韦尔相关负责人余锋表示,中国具有高效的供应链体系,这为中外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奠定了基础。公司对中国市场持续增长充满信心,正在中国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领域寻找发展机会。

  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从主会场到分论坛,从新领军者村到各个互动空间,许多与会嘉宾表示,中国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必将更好惠及各国人民,为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分论坛上,许多嘉宾对中国新能源产品“走出去”印象深刻。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技术含量及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近六成。

  德勤相关负责人刘明华表示,中国在太阳能、风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通过加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投资,中国不仅能够减少自身的碳排放,还能帮助其他国家实现能源转型。

  GE医疗增投3.8亿元用于上海基地建设,山姆会员商店落户广东中山,巴斯夫南京生产基地扩产…今年上半年,跨国公司持续加快在华投资布局。本届论坛上,更多外国企业展现出加大对华投资的强烈信心。

  “中国正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波士顿咨询公司相关负责人吴淳认为,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将为全球科技创新提供广阔的舞台,吸引更多跨国高科技公司深耕中国,共同 做大全球经济蛋糕。

  “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完备,在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中不断发展壮大,并不断以自身发展成果惠及合作国家和地区,为促进全球包容普惠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土耳其科克桑包装工业公司执行委员会成员穆拉特·科科鲁说。

  以本届论坛为契机,中国将继续同各国一道,携手共进、扬帆远航,共同推动世界经济繁荣发展,共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

  从世界范围来看,多数国家对基础研究的资助体系都采用“竞争性项目制+稳定的机构式资助”的双轨模式,但不同国家各有侧重。荷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以机构式资助为主,美国和中国的体制比较像,以竞争性项目为主,不过大部分科研人员能获得一份“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并由政府兜底,与项目关系不大。多位专家还注意到,近年来,各国都存在逐渐强调竞争性资助,弱化稳定资助的趋势。

  一天前,申军良给两名案犯写了一封信,希望对方家属能够转达。信中写道:“从2005年1月4日,申聪被你们入室抢走的那一刻,到今天已经是18年3个月零22天。我对你们一直是愤怒,曾也无助,被你们带走的这3个孩子的家庭,仍然在痛苦中挣扎,最后的善良留给他们好不好?”

  从研发投入总量看,2022年,中国研发经费(R&D)投入规模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951亿元,占全部研发经费的比重为6.32%,相较十年前的4.8%,已是一个很大的提升,但仍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15%~25%的平均水平。王贻芳认为,中国基础研究的问题,一方面与总体的投入比例不足有关,更关键的症结在于,6.32%的经费也没有得到相对合理的分配,造成经费的使用效益不高。

  高凌云说,美国官员时常在图书馆、研究中心举办的活动上传递这类“信号”,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能够以较小的政治风险得到外界的较多关注。这凸显出目前中美双方缺乏合作交流相关的机制性安排。高凌云认为,通常来说,比较好的方式是通过定期的会议来推动进一步的交流,“但这需要美方把改善中美关系当作长期性的安排去推进,而不是当作捞取政治资本的权宜之计。”

  他一遍一遍和需要帮助的人分享着经验。“第一面怎么和孩子对话,怎么保护好孩子,孩子能不能回到原家庭,很多家长没有经验。我就想着怎么帮这件事办好,人家的孩子也一样。”申军良说。

  今年一季度,苏州GDP为5186.64亿元,同比增长1.9%,相较去年全年增速下滑0.2个百分点。进一步看细分数据,苏州二产下降0.7%,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2.7%,双双出现负增长。

彭姵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