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人才及创新 河南省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来源: 人生五味
2024-06-18 21:24:20

  当日,大会宣读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河南省科学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宋克兴被授予2023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银硫团簇材料定向制备与功能化”等27项成果获得河南省自然科学奖;“‘人—机—环境’共融的高端装备数字孪生关键技术与应用”等14项成果获得河南省技术发明奖;“超高纯硅基电子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等288项成果获得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大会现场,河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奖代表、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臧双全表示,河南出台落地一系列科技政策举措,让全省的科技事业“高歌猛进”。作为学科带头人,将力争在国家奖等关键性指标上实现更多突破,开创学科建设的新高度,真正实现在高原上起高峰。

  重建重振省科学院,是河南实施“第一战略”的“一号工程” 。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宋克兴表示,“将秉承‘家国、自信、卓越、精进’的院训,坚定信念,提升自信,精益求精,脚踏实地,开创省科学院工作新局面。”

  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奖代表,中钢洛耐院宝武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红霞说,今后与团队将更加努力,高水平高质量完成所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为河南省耐火材料高质量发展、成为世界耐火材料创新策源地作出新贡献。

  2022年,河南省曾召开教育科技创新大会暨人才工作会议,河南省委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并为2021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颁奖,释放出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鲜明信号。2023年,河南科技创新事业又迎来“井喷式”增长:全省新当选两院院士6位,为历年最多;超短超强激光、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项目启动建设;中原科技城在全国同类科技城中排名升至第19位……

  近三年来,河南省更是把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放在“十大战略”之首,引育了诸多一流人才团队,结出了一大批一流成果,创新发展成为现代化河南建设的主旋律、最强音。

  在王中伟之前,河南多名“墩苗”干部已走上县市区主官岗位。例如,“墩苗”干部、原任河南省委办公厅第一秘书处副处长的李劲飞已经担任了濮阳市范县县长。河南能源集团“墩苗”干部、原任襄城县委常委、紫云镇党委书记的张国平已经担任了许昌市襄城县县长。河南省食品药品宣传教育中心“墩苗” 干部、原任温县县委副书记、招贤乡党委书记的李怀琛已经担任焦作市修武县县长。

  “这主要还是根据我的兴趣来选择的,我的大学同学大部分选择了专科读研或者专科规培,剩下不到1/3的同学,选择了全科规培。本科实习期间,我对以哪个专科作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方向没有一个明确的想法,当时的全科医学也才刚刚起步,对于全科医学,我的理解停留在全科就是个通科,对各个学科都有所涉猎和学习,比较适合我。”朱敏表示,三年规培后,她对全科医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当时在仁济医院参加全科规培的同批8位学员中,有7位是‘四证合一’,大家对于自己的职业定位也是非常明确,都选择了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

  有基层干部直言,问责要精准,但不能离谱。什么是“谱”?就是党章、党纪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各级党组织要真正担起主体责任,把准问责重点,若是拍脑袋问责,损害的还是党组织公信力。也有干部指出,对“昏庸懒散拖”等不尽责行为也要追责,挤压“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躺平式干部生存空间。

  二十大后,当时的中组部主要领导曾刊发署名文章《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文章提到要有组织、有计划地把干部放到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锻炼,放到艰苦复杂地区磨练,放到关键吃劲岗位历练,让干部在实践中砥砺意志、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据媒体报道,由正国级领导人担任统促会会长,始于2004年。2015年,俞正声当选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2018年,汪洋当选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

  《大梦敦煌》于2000年首演,有“兰州名片”之称,曾获得中国舞蹈荷花奖、国家舞台精品工程大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全部舞台艺术类国家级大奖。

邱承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